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来源:
雄安客户端

【史说雄安】②慷慨悲歌:“易水送别”的雄安往事

2024-12-30 14:29:33 来源: 雄安客户端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因上疏触怒武则天而下狱的大诗人骆宾王遇赦出狱,受命奔赴幽燕(今河北北部,包括雄安新区)戍边,路过易水写下了这首怀念荆轲的《于易水送人》。

易水是古河流名称,今天雄安新区的“瀑河”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易水”的一脉。先商时期,雄安是有易氏部落活动的区域,被称作“易”,河流往往以地确名,所以流经这里的一条主要河流就称作易水。到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在容城县南阳遗址设置都城“易”或“临易(滨临易水之城)”,秦代还在容城县古贤村置“易县”(后又有“易城县”设置,辖今容城县东部及雄县地域),直至隋代“易县”之名才用到今保定市易县。

古易水图(引自吴良宝 马孟龙《三孔布地名“武阳”新考》)。图中鄚即今鄚州,葛是今安新县安州城

流传千古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和《于易水送人》都彪炳了同一历史事件:“荆轲刺秦壮别易水”。《战国策·燕策三》记载:(公元前227年的秋天)“(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有学者认为这个“祖”即白洋淀),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裂,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查考雄安域内四部州县志(民国《雄县新志》、光绪《容城县志》、康熙《安州志》、乾隆《新安县志》),都有“荆轲刺秦”在易水出发地的记载,而且将其标注为本州县的“八景”之一,唯一的区别就是雄州和容城八景列为“易水秋风”,安州新安八景列为“易水秋声”。可见,古代先贤都认为荆轲是在本州县壮别易水而弃舟登岸的。

关于荆轲壮别易水具体位置的几种说法:

其一,雄州说。明代王齐《雄乘》记述:“(县城)西南十里曰易水……《史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送至易水”这段记述指出易水就在雄县县城西南十里,荆轲就是在那里出发的,其地点当在今天安新县的赵北口地带,是当时的“燕南隘口,赵北津头”,属南北交通要道。任丘市明朝万历《任丘县志·山川》中同样有“易水,县西北三十里(正是雄县西南)……《史记》燕丹使荆轲刺秦送至易水即此。”又与上述说法相印证。在民国编《雄县新志》的八景中就有“易水秋声”诗十几首,其中明代雄县教谕魏纶的一首是:

风景凄凉万木凋,易昜城外碧迢迢。

九河南汇成天堑,一派东归助海潮。

浩气吟风霜叶冷,商声卷雪浪花高。

寻常如咽还如怒,疑是荆卿怨未消。

(注:“昜”通“阳”,因城在易水北岸,故称“易昜”)。

其二,安州说。康熙《安州志》载:“易水在安州城北”,又载古迹:“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由此可知,古易水流经安州城北,安州城西有一秋风台,纪念荆轲在此地壮别易水。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发现了古秋风台的石碑,碑文中有:《广舆记》云“易水在安州城北,即燕太子别荆轲处”,易水方位的指向明确(2018年有关部门复立了古秋风台碑)。在康熙《安州志》中有大量的“易水秋风”诗,就包括唐代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今安新县安州发现“古秋风台”碑、碑文拓片及新建古秋风台

其三,容城说。在清乾隆及光绪《容城县志》中均记容城八景之“易水秋声”,图中有记:“树本荫翠,禾稼繁盛,暑退风清,水声嘹亮”,但未明确位置。不少人认为此景在容城县北境的南拒马河,而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拒马河是一条单独的河流,不属易水。这应该指的是今天安新县的三台镇南,按易水流向正是在这个地方(此易水方位正是在安州城北、三台南),而三台在金代以前是容城县辖地。

《容城县志》载“易水秋声”图

在清光绪《容城县志》中容城进士李申《易水秋声》诗颇富意境:

壮士归秦后,滔滔水自流。

北来经故邑,南向渡雄州。

鸿雁三更雨,蒹葭两岸秋。

西风同哽咽,疑诉昔人愁。

其四,新安说。新安县较之其它州县建县较晚,始置于金代泰和四年(1204年),名为渥城县,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安州、新安合并置今天的安新县。乾隆《新安县志》将“易水秋风”列入八景,就是以从容城划归渥城县的三台地处易水岸边所确立的,与上述容城说可谓异曲同工。在乾隆《新安县志》中讴歌“易水秋声”的诗篇同样不少,其中明代礼部尚书新安县三台人刘恺有《易水秋风》诗:

林木萧疏易水边,秋风还似古时天。

东流滚滚来无尽,壮士堂堂去不还。

英雄有泪空千古,筹算难为无岂全。

几度临流风正急,愁云落叶暗潸然。

关于荆轲壮别易水的登岸地点,雄安地域四州县从古至今都当仁不让、言之凿凿记为本州县(另有清乾隆《直隶易州志》、清康熙《定兴县志》“八景”中也有“易水秋风”一景,本文不做讨论)。历代学者多有观点,如北魏学者阚骃在述及故临易城(今容城县南阳、古贤村一带)风物时谈到荆轲壮别地就认为“疑于此也”。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就注解: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地“在幽州归义县界”(归义县为唐代所设,辖今白洋淀北之容城县东和雄县地域)。清代学者王引之、孙诒让更确认是在古白洋淀区域。可见,一条古易水,处处皆可是出发地,但可以确认:荆轲是在横贯古代雄安区域的古易水之滨“就车而去”的。

雄安域内古代四州县之所以在八景中无一例外的设“易水秋风(声)”一景,就是纪念“荆轲刺秦壮别易水”这一历史事件,进而表明:荆轲的行为让人感动的不是他在秦庭与秦王的搏斗与失败,而是他在行动之前的抉择,所阐发出的为保全国家、护佑苍生、豪侠尚义的气节,从而催生出以慷慨悲歌、任侠尚义的豪迈民风。民国《雄县新志》载:“其俗射猎,其业耕织,风俗质劲,稍事诗书之习,略无浇竞之风,士轻生尚义,有荆轲之遗风”,正是雄安地域文化特性的写照。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和壮烈。荆轲刺秦壮别易水为历代传颂,沿易水古代雄安地域四州县的古代先贤,孜孜以求标识“易水秋风(声)”为本州县八景之一,就是希冀把从荆轲身上展现出的燕赵风骨、气节:慷慨悲歌、豪侠仗义,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或者符号永续流传。(作者:张双龙)

责任编辑: 张晓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