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首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实现“拿地即开工”
“一会三函”审批制度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日前,雄安新区启动区中谷甲1号,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以下简称“中国矿产项目”)施工现场设备轰鸣、车辆穿梭,主体工程施工正在有序推进。
几公里外,容东片区朗润路一栋商业楼宇内,中矿金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东回忆起中国矿产项目从准备办理相关手续,到4月8日土护降工程顺利开工建设的过程,不禁为雄安审批服务的加速度点赞。
作为中国矿产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矿金石实业有限公司去年7月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随后,为中国矿产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展准备工作——
今年1月10日项目取得前期工作函;4月3日完成施工准备函审批,4月8日土护降工程开工;5月18日取得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
通常,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分为多个阶段。过去,建设工程各阶段准备工作全部成熟后,再进行整体报建,环节多、时间长、流程慢。“拿了土地后,迟迟开不了工,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刘小东说。在雄安,得益于“一会三函”审批制度的实施,加速实现了项目开工,为中国矿产项目主体工程施工节约了至少三个月的时间。
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杨申武介绍,“一会三函”即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取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通过“一会三函”审批,项目即可开工建设。
推进“一会三函”审批是新区建设项目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这一审批模式让建设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项目制度性成本大大下降。目前,政府投资审批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已压缩至12个工作日。
与时间赛跑,让项目提速。雄安新区的审批服务加速度,给刘小东留下深刻印象。
“能否及时办理施工准备函,实现合规开工,是当时项目团队面临的一大问题。”刘小东说,4月2日,他们向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提交了前期工作函、土护降图纸等相关资料,工作人员连夜受理。4月3日即完成了施工准备函的审批,顺利保证了4月8日护降工程开工。7月15日,项目的土护降施工已经基本完工。这期间,中矿金石实业有限公司有充足的时间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打磨,对整体工程的施工总设计进行细化统筹,同时开展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的办理工作。
在刘小东看来,“一会三函”审批制度相当于把施工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办理化整为零,让项目建设实现了“小步快跑”。
为了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合并企业报件材料,助力雄安新区疏解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运营发展,今年上半年,雄安新区制定发布《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首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对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运、园林等工程施工许可的扎口管理。按照“宜函则函、宜证则证、函证结合”原则,形成施工准备函、施工意见登记函、施工许可证并行办理的施工许可“雄安模式”。
杨申武介绍,为实现“拿地即开工”,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方作业量大的市政工程可先行招标土护降工程,领取施工准备函后即可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取得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的,可先行申领施工意见登记函开工建设,待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换领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满足领取工程规划许可证条件的,可直接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在雄安,工程建设质安监手续办理实行承诺制,避免了企业多头跑办问题。建设单位申办施工许可时,只需承诺一个月内补齐质安监备案材料,即可同步获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告知书》《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告知书》和《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告知书》。建设工程施工许可信息同步推送至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即上门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服务。
采访中,有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的各种创新模式让企业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便利。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投资审批各个流程上的全流程便捷服务,让企业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安全工作中。
事实上,雄安新区施工许可不仅在制度上创新突破,同时发挥“审改”和“数改”融合成效,在施工许可审批系统植入多项AI模型,目前已经实现线上机器人辅助在线审批、制证,未来有望实现施工许可“机办”和“秒办”。
目前,雄安新区不断健全以雄安特色“一会三函”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创设分阶段(分段)申办施工许可制度,打破整体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传统思维,使房屋建筑工程可按照土护降、桩基础、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四个阶段分别或组合申办施工许可,有效助推项目早开工;探索“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雄安模式,全面精简审批事项;深化法定许可和“一会三函”并联运行高效审批机制,拓展和完善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等有效机制,创新项目审批制度,实现项目高效落地。(记者 曹铮 郝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