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记者解丽达与老记者成少安(左)在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采访。通讯员王涵璞 摄
7月18日上午,盛夏的雄安晴空万里。
站在安新县白洋淀旅游码头,一眼望去,水面宽阔、碧波荡漾,不时有鸟儿飞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近日拍摄的白洋淀十里长廊秀美风光。记者耿辉 摄
乘船行至十里荷香鸟类栖息地,朵朵荷花点缀于成片的翠色荷叶间,绵延十余里,密密的芦苇随风摇曳。“现在的淀水好清啊!浅点儿的地方一眼能望到底。”今年已81岁高龄的河北日报原副总编辑成少安故地重访,记忆被拉回44年前。
“苇台郁葱,荷菱展叶,船只穿梭,池塘鱼跃……”翻开1980年7月26日河北日报刊发的一篇采访随笔,成少安清楚记得,那时的白洋淀是个水质肥沃、饵料丰富的天然大鱼塘,拥有北方难得一见的水乡风貌。
1980年7月26日出版的《河北日报》第2版。
然而,白洋淀的综合治理一直是个待解难题。“上游工业废水污染、淀区水量减少,以及水产资源遭到破坏等矛盾问题,淀区干部群众都非常关心。”成少安告诉我们,于是当时有了他参与采写的这篇《呼吁关心白洋淀的综合治理》。
白洋淀,九河下梢,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白洋淀流域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工养殖星罗棋布,点源、面源污染物不断增加。
“过去,白洋淀水质整体处于IV类以下,曾一度连年干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负责人介绍,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生态治理,水质实现历史性跨越,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该负责人说,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雄安新区重点实施“科学补水、生态清淤、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协同推进城镇、农业、农村污染精细化管控,白洋淀水质提升并连续三年保持在III类,“华北明珠”重放光彩。
近日,白洋淀十里长廊风光秀美。记者耿辉 摄
这是成少安第二次来到白洋淀。而今,一座未来之城依水而建,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发展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走在雄安新区的街道上,低头少见井盖、抬头不见电线,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水等各种市政管线都“住”进了地下综合管廊。
“过去在西方发达国家曾参观过那种可以‘跑汽车’的地下管廊通道,如今我们也有了这样的设施!”成少安边走边赞道,“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规划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雄安,正在建设中的有三座城:地上、地下、云上。”在雄安印象展馆参观时,记者在“三座城”微缩模型前,为成少安讲解。
7月18日,雄安印象展馆,成少安(左一)通过微缩模型了解雄安“三座城”的建设理念。通讯员王涵璞 摄
“我最感兴趣的是云上这座城!之前在新闻里看到过。”来到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成少安满脸好奇。
“这里是雄安的‘城市大脑’,雄安新区每建设一栋楼,都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建模。”听了工作人员介绍,成少安不禁赞叹:“听说今日雄安有三张名片:智能、绿色、创新,果不其然!”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中国中化大厦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中国星网总部大楼正在进行装修,中国华能总部基本完成二次结构施工,中国矿产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6月27日拍摄的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记者耿辉 摄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首批疏解项目进展顺利,第二批疏解单位承接工作有序展开,央企在新区注册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200家。
在南文营社区食堂品尝“幸福的味道”,在雄安宣武医院感受百姓家门口问诊北京名医的便利,在七天免费入住的“人才驿站”体验雄安聚引天下英才的诚意……同访雄安的过程中,成少安眼中不断闪现出光彩:“变化太大了,让人目不暇接!未来之城让我看到城市的未来!”
记者手记
路在脚下,心向未来
两代记者,同访一地,跨越了40余年。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我省最大的湖泊。上世纪80年代,白洋淀上游工业废水污染、淀区水量减少,以及水产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引起新闻媒体关注。
针对白洋淀综合治理,老记者成少安当年乘船下淀,走访民情,奋笔疾呼。
时隔40余年,顶着烈日、踏着泥土,他再度来到白洋淀,不禁惊喜:当年的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治理,白洋淀再现昔日“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
“经常惦记着白洋淀,想知道它有没有变得更好。”成少安说,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成为心中一个牵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记录时代,更希望用手中的纸和笔,推动社会进步。
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不仅白洋淀变美了,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也拔地而起。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成为新一代新闻人关注的焦点。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雄安故事,记录下时代风云,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路在脚下,心向未来。新老记者接力行走,见证一座未来之城的拔节生长。雄安,值得一代代新闻人在这里种下梦想、留下足迹。(记者解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