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深入贯彻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形成了监管统筹、政府协同、机构配合的运行机制和多技术融合、多场景应用、多成果转化的发展体系,有效助推了金融科技创新在资金支付、信贷融资、风险防控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在雄安新区的推广转化,为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贡献了金融力量。
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数字化多业态管理。自雄安新区纳入全国9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先后制定印发了《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运行阶段工作实施方案》《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结束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从事前准备、事中实施、事后管理3个阶段细化工作措施31项,形成了标准统一、管理高效的全流程制度体系,有效加大了对科技公司、银行、保险、支付机构等各类机构在从事金融创新活动中的监管力度;协助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开发“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信息系统”,依托数字化手段开展创新项目功能扩展及风险监测,确保不发生创新性风险,实现了对金融科技创新行为的持续监管。截至2024年6月末,雄安新区共有五批次13个创新应用项目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范围,覆盖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支付机构和8家科技公司。其中,7个创新项目已测试成功,2个创新项目在测试过程中因发现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规定,已依法合规终止运营并退出测试,4个创新项目正在测试中。有关项目已累计服务雄安新区域内居民5.1万人,涉及“雄才卡”发放使用、南文营社区商圈等55个金融场景,累计服务外贸企业135家,有效促进雄安新区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开展多方协作,构建多层次支持模式。推动建立以雄安新区管委会分管金融科技工作的副主任为主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和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等17家单位参与的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工作专班,以健全统筹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各阶段重点工作。联合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公共服务局、自贸委和财政支付中心协同出台《关于促进雄安新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创新激励政策措施,明确对金融科技创新测试成功的项目给予资金或荣誉等奖励支持。截至2024年6月末,已发放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资金奖励10万元,有效提高了辖区金融科技创新活力。联合商业银行总部、高等院校和全国性自律组织等17名专家,成立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创新专家库,进一步强化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功能及风险监测评估力度,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专家和制度等方面的多维度支撑。截至2024年6月末,雄安新区共有73个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储备。从应用场景看,主要在运营管理、资金支付和信贷融资三大领域集中发力,契合了新区大规模建设的实际需求;从项目发展看,各类创新项目逐步发展出“金融科技+”应用模式,上线数字身份、数字淀乡、数字医疗等金融服务和产品,其中,雄安新区“金融科技+数字人民币”业务累计达1786万笔,有效赋能雄安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复制推广,助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力度,截至2024年6月末,雄安新区首批纳入创新监管工具的“雄安新区建设链金融服务平台”“征迁安置资金管理区块链信息系统”2个项目累计拨付资金1341.1亿元,服务企业1400余家,惠及8.3万余户村民,在雄安新区内已有6家金融机构推广应用,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省外12个地区推广复制已初见成效,涵盖川藏铁路建设、西昆高铁建设和南京江北征迁等金融场景,累计支付金额达296亿元。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金融标准,在河北省范围内率先构建起标准供给体系,助力金融科技规范化发展,第二批“基于5G切片技术的敏捷银行服务”项目已成功转化为河北省首个金融团体标准《5G切片技术的敏捷银行服务规范》并正式对外发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雄安新区区块链支付平台》6项系列金融团体标准已正式对外发布,创新成果转化效果良好,有效促进金融科技创新规范发展。
深入调查研究,打造“雄安特色”创新模式。深入雄安新区工银科技、农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国网金融科技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13家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实地走访,深入调研金融科技整体发展状况、产业集聚环境、项目应用场景和监管整体情况,不断强化金融科技研究水平。高质量报送专栏文章和研究报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务场景的应用研究分析》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列入2022年金融科技(FinTech)研究课题;《从守住回迁居民“钱袋子”看金融科技如何助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列为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课题;《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发展调研报告》被雄安新区党工委《决策咨询》2023年第40期刊发;《雄安新区区块链支付平台》创新成果被中国人民银行《2022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收录并面向社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