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雄安律动丨古淀新生,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秀美画卷

2024-07-12 09:58:4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7月11日电(记者齐雷杰、苏凯洋)水清苇绿,荷开十里,碧波泛艇,似到苏堤……盛夏时节,白洋淀燕南堤木栈道上,游人来来往往,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眼前美景。

这是白洋淀燕南堤区域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古往今来,赞美白洋淀的诗文不少,《白洋淀纪事》《小兵张嘎》《雁翎队》等经典文学作品更是赋予它浓郁的传奇色彩。

  然而,白洋淀并非一直都是那样浪漫和传奇。

  统计数据显示,白洋淀曾经历数次严重缺水乃至“干淀”危机。受流域内工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各种点源、面源污染不断增加,一些淀区出现“垃圾围湖、污水横流”景象。“华北之肾”,曾一度面临着生态困境。

  21世纪初,一些学者疾呼“保护白洋淀已刻不容缓”。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之后,白洋淀流域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深入推进。

  “我们陆续开展了四期生态清淤工程,提高了白洋淀生态自净能力,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提升。”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说,曾经沼泽化的烧车淀区域,如今变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点燕南堤,这就是生态清淤工程的成果之一。

  科学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系列工程协同推进,让一度蒙尘的“华北明珠”白洋淀重放光彩。淀区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水质达到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生态变好的直观体现是,白洋淀的鸟儿越来越多了。

白洋淀淀区一角,一群水鸟在空中飞翔。新华社发

  从雄安新区设立前的206种增加到目前的286种,白洋淀鸟类种群数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新”。乘坐游船深入淀区,只见各类水鸟有的翱翔在天空中,有的伫立在荷叶上,有的嬉戏在芦苇荡。有时,还能看到鸟妈妈带领雏鸟游荡觅食。

  “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栖息地,安装了智慧监测系统。这样既能实时记录鸟类活动情况,又不会干扰鸟类正常生活。”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说。

  在白洋淀鸟类科普馆,观众们跟随讲解员慢慢移步,通过鸟类仿真模型、互动触摸屏等设备获得沉浸式体验。今年4月开放的这座展馆,既向观众展现着白洋淀“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也传播着爱鸟护鸟的生态理念。

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在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临近淀区的一处坑塘里荷花盛开,景色如画,吸引着游客眼球。大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赵艾乐说,这里以前是个臭水坑,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往里倒,大家都绕着它走。如今,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引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臭水坑也改造成了荷花池。

  如今,白洋淀78个淀中村、淀边村的污水、生活垃圾都由专业公司集中处理。村庄里环境好了,白洋淀游客多了。今年“五一”假期,雄安新区接待游客110余万人次,白洋淀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春光降临,芦芽吐秀;每至盛夏,蒲绿荷红;时逢金秋,芦荡飞絮;隆冬时节,芦苇成金。四季更迭,铺陈出白洋淀迷人的自然景色,映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底色,也给“未来之城”雄安的城市魅力持续增色。(参与采写:龚璟璐)

 

责任编辑: 张晓艳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7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