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7年奋斗,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牢记嘱托,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画卷

2024-02-23 10:04:55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承接疏解步伐稳妥有序,一批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医院入驻新区;管廊入地、建城上“云”,是智能城市科技创新的鸣响……未来之城雄安,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

  走在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地块,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脉动震撼人心。施工现场旁,一棵上百年的古槐树苍劲挺拔,这里原先是安新县大王镇小王营村。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该村考察。在当天召开的座谈会上,他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这里落子。

  7年时间,雄安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新区建设发展一年一个样,综合承载、要素集聚、自我发展三种能力全面增强,实现了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新时代呼唤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手笔。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16个字为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标定了时代高度。

  走进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沙盘、展板配合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形象地展示着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参观者不禁感叹,真不愧是一座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千秋之城。

  雄安新区规划体系编制,先后有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规模之大,实为罕见。

  在此基础上,雄安新区持续深化完善“1+4+26”规划体系,形成“1+5+22+100”的城乡空间格局;完成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景观设计等城市设计,启动区11个功能片区的城市建筑风貌设计,10座标志性单体建筑设计;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疏解的总体工作安排和“9+3”疏解政策,建立完善配套“1+10”支持疏解政策,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搭建完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雄安新区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创造“雄安质量”。

  在雄安新区智能网联大厦2楼,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志伟正与同一楼办公的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研讨车路协同技术问题。“当初公司选址,正是看重智能网联大厦的产业生态聚集效应。产业上下游都在一栋楼里,办公效率极大提升。”

  包括智能网联大厦在内的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地下、地上、云中“三座城”同生共长……清新明亮的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显现。

  如今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实现水系贯通,雄商高铁、雄忻高铁、京雄快线等重大工程全面推进,雄安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展露芳容。

  雄安新区坚持速度服从质量,构建工程项目质量全周期监管机制,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牢牢把握疏解初心,重点项目建设日新月异。

  设计高度150米的中国中化大厦,是雄安新区最高的建筑之一。每过7天,这座大楼就能“长高”一层,预计今年3月可实现核心筒封顶。

  雄安新区全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高质量样板,形成规模效应并集聚人气,“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正悄然崛起。

  目前,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其中,中国星网总部正在加快内部装修,中国华能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矿产总部完成土地出让,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一批办公、产业、商业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进一步显现。

  聚焦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推进创新发展,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日前,位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内的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研究改进人工智能算法。

  作为2017年中关村首批服务雄安建设的高科技企业,眼神科技自主研发了“灵娲”AI训练平台和ABIS多模态管理平台,帮助更多智能产业、人工智能技术在雄安应用。

  2023年8月30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开园,一期项目企业入驻率达90%。这些企业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

  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各类资源要素加速聚集。

  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正加快组建,空天飞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落地;建成全数字道路200余公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业通道正式开通……雄安正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作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被赋予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开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清单。

  “不用跑腿、不用见面,在网上就能办理公司迁移手续,还有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指导,真是太方便了。”日前,中视播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将企业从北京迁移至雄安新区。正在北京忙着收尾工作的公司总经理张裕生,收到雄安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快递过来的营业执照后,“点赞”新区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

  雄安新区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擦亮雄安服务品牌,实现“雄安事、雄安办”。

  深入研究和实践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龙头,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下好“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改革试点任务完成率、首创性制度创新成功数量领跑全省。

  营建新生态,逐梦新生活。

  2月20日,龙年的首场春雪,为白洋淀披上银装。在白雪的映衬下,淀泊更显壮阔,未结冰的水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

  “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已达27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70种,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雄安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时指出,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7年来,雄安新区强力推进白洋淀生态修复和保护,白洋淀水质已连续3年稳定保持在Ⅲ类,生态环境韧性显著提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树起,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7%,“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正在成为现实。

  “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雄安新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的叮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回迁安置工作,实施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四业并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

  “从家出发,甭管是菜店、饭店,还是幼儿园、小学,步行15分钟总能找到。”在雄安新区首批回迁群众蔡红伟看来,从安新县小王营村搬到容东片区罗河社区玉泉庭居住,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安居是前提,乐业是保障。雄安新区坚持安居和乐业相衔接,创新打造“零工驿站+职工培训学校+人力资源公司”就业培训模式,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蔡红伟的妻子就是参加了去年6月的培训后,在家门口的幼儿园找到了做内勤的工作。

  随着疏解项目的落地,来自北京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辐射引领雄安新区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023年9月,北京援建雄安的三所“交钥匙”学校——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开学纳新。当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四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

  这一年,《河北雄安新区机动车上牌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实施,“冀X”牌照落地雄安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区划代码133100正式应用于户籍管理工作,在居民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的住址信息中,全面应用“河北雄安新区”字样,新区人民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突破,高端高新产业加快落地,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拔节生长的雄安新区,正朝着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之城昂首迈进。(李连成、徐华、杜若楠)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3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