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在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中彰显新担当

2024-01-23 09:48:54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3年11月3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刘光昱 摄

  “坚持服从服务大局,全域对接、全面承接,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河北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河北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的相关思路和目标。

  围绕拓展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报告提出了系列工作重点。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集中力量抓创新、促疏解、聚人气,以重大国家战略活跃发展全局,努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1月15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如何进一步抓住用好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努力把中央支持政策转化为办好大事要事的实际成效,备受代表委员们关注。

  “关于拓展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报告今年特别强调,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省人大代表、廊坊市委书记李国勇表示,如今在廊坊,“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的新模式正在加快形成。

  过去一年,廊坊全面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修编《“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与京津地区达成合作意向170余项,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100余家,合作开展研发项目200余项,与京津高校组建科技特派团70余个,转化科技成果和攻克核心技术180余项,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1.6%。

  李国勇代表表示,下一步,廊坊将继续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围绕落实我省《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在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打造创新高地,报告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目标。”省人大代表,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金昌说。

2023年11日18日拍摄的雄安科创中心。(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刘光昱 摄

  报告提出,要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雄安布局,加快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运营,推进雄安高新区建设。支持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构建新材料、金融科技等产业链创新链。

  对此,田金昌代表表示,今年雄安新区将紧盯“聚要素”目标,以“四个三”科技创新体系为牵引,加快发展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等产业,扎实做好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平台建设运营,持续打造启动区及第五组团联动容东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高新区三个创新集聚区,统筹构建疏解单位、未来产业、未来城市三个协同创新场景,大力吸引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向新区汇集,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对于报告提出的“加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建设”“推动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等内容,省人大代表、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刘春成感触很深。

  2022年10月,受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科技厅委托,省科学院牵头建设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正式运行。坚持“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该中心深入挖掘河北企业在技术攻关、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靶向对接京津创新资源,搭建桥梁、促成合作。

  刘春成代表介绍,近期,在国创河北中心促成下,多个京津央企及创新头部企业,已与相关地市开发区达成了多个项目落地意向,前期总投资约7亿元。

  刘春成代表表示,今年国创河北中心将坚持“立足河北、面向河北、服务河北”,瞄准省内12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度剖析产业链瓶颈痛点,重点挖掘产业链发展需求,继续吸引京津的高端资源汇聚、赋能河北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协作

2023年9月11日,工人在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机器人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为拓展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久前京津冀提出联合打造6个重点创新产业链。其中,河北牵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两个产业链。

  今年报告也专门提到,“抓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链建设”,这让省人大代表,唐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学忠备受鼓舞。

  唐山高新区在国内率先布局机器人产业基地。2023年,引进优质机器人项目65家,截至目前,全区机器人产业项目总数达到136家,涌现了开元、开诚、百川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领军企业。

2023年12月13日,在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识别系统进行检测。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摄

  董学忠代表表示,下一步,唐山高新区将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总部基地、机器人应用创新高地的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应用领域拓展,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集群为特色、平台为支撑、龙头为引领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报告关于两大产业链的相关部署,也让省政协委员、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玲看到了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屹马公司紧随行业趋势加大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2023年公司新能源产品产值占比接近20%。

  陈爱玲委员表示,企业将积极对接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用好各类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新能源电池包附件及充电系统、智能化底盘、智能化座椅骨架等领域的产品研发,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积极融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央企是创新的重要源头。报告提出,主动对接央企,让更多的河北产品和服务进入央企的产业链、供应链。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市长宋华英对此非常关注。

  宋华英代表介绍,去年,邢台市把央企引进作为重中之重,全年共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6家,从北京疏解央企三级子公司6家。央企三级子公司北京中水江源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所有限公司迁至临西,面向全国开展地下水领域研究,推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邢台“百泉复涌”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邢台将乘势而上、纵深拓展。”宋华英代表表示,邢台将健全供需双方清单式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畅通京津研发、邢台转化通道,在开展重点领域产业协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央企,努力让更多邢台产品和服务进入央企产业链、供应链。

  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如今,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2023年12月28日拍摄的京雄高速雄安段(无人机照片)。当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五环至六环段顺利贯通。至此,京雄高速全线通车运营。(资料片)新华社发(刘潇 摄)

  田金昌代表表示,下一步,雄安新区将紧紧扭住承接疏解“牛鼻子”,推动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建成投用,积极对接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加快推进市场化疏解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细化落实,深入推进京雄同城化,切实加快集聚“功能”要素,形成更大示范带动效应。

  此外,围绕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报告都进行了部署。

  代表委员们认为,交通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效彰显,以及产业链、创新链合作逐步深化,将促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的全面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释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红利

  “围绕加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李国勇代表说。

  李国勇代表介绍,去年廊坊全力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全面开工,厂通路等4条跨界道路加快建设。组织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签订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版框架协议,推动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294项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区域通办”,两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趋同率达到70%。

  下一步,廊坊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动更多“京标服务”全域覆盖,努力让协同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京津冀深度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不断释放民生红利,是很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省政协委员、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兰茹就注意到,报告特别提出“推动京津养老资源向我省延伸布局”。

  “这让我们做大做强养老企业,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力方向。”安兰茹委员介绍,作为一家从事养老服务的民营企业,河北普爱目前主要深耕石家庄市场,共运营40余家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以及1500张家庭养老床位。

  安兰茹委员表示,接下来,企业将以两家四星级养老机构为依托,进一步探索承接京津养老服务需求及收入较高的老年群体需求,助力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

  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院长、民进石家庄市委兼职副主委赵玉斌,最关心的是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头连着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头关系着人民群众健康。2022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揭牌运营。自合作以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看北京名医”品牌日益叫响。2023年4月至12月,合作院区门急诊70.1341万人次,较合作前增长32.26%;住院患者5.1331万人次,较合作前增长34.84%。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的带动支持下,医院先后开展新技术95项,有5项填补了省内空白。

  赵玉斌代表表示,接下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将继续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加强合作,打造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示范和区域医疗服务高地,用“流动”起来的京津优质医疗资源,让重大国家战略的红利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 周聪聪)

责任编辑: 马欣译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