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雄安发布

雄安故事汇丨​从电瓶车司机到非遗讲解员,他在雄安圆梦

2023-12-04 19:00:10 来源: 雄安发布

  “剪纸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1日上午,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回荡在雄安郊野公园古韵非遗展馆里,几位游客边听边看,对满墙的剪纸作品赞叹不已。

  更打动大家的,是讲解员李志军对非遗展品的深度解读。讲景泰蓝,他能把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原理讲得一清二楚;讲宫廷风筝,他能类比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行器;讲定瓷,他能将“定瓷之父”的名人轶事信手拈来……

讲解员李志军在雄安郊野公园古韵非遗展馆前。刘光昱 摄

  半年多前,李志军还是一名电瓶车司机,他的人生转折始自一个决定——来雄安新区工作。

  1972年,李志军出生在保定易县东庄村,家里祖祖辈辈务农。

  6岁时,在城市工作的大伯带回来一支漂亮的铅笔,让他爱不释手。“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城市看看!”他暗下决心。

  然而,上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中的老大李志军辍学打工,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

  卖酱油醋、修家电、跑运输……这些年,李志军辗转换过许多工作。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公布,对他触动极大:“这是把打工创业的机会送到了家门口!”

  从那时起,他每月都会骑上心爱的摩托车到50公里外的雄安看一看,游一游白洋淀。看着淀里的水越来越清亮,他内心对新区愈加向往:“雄安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有机会我也要参与新区建设!”

讲解员李志军在雄安郊野公园古韵非遗展馆里为游客讲解。刘光昱 摄

  2018年,一次意外车祸迫使李志军辞掉工作回家休养,随后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保定市播音朗诵协会,拜会长罗玲为师学起了播音。

  “学播音不是偶然的。从小大家就夸我嗓音好听,我也爱听广播。”李志军说,小时候陪伴他成长的唯一一件家用电器,就是一台“春雷”牌收音机。

  就这样,47岁的李志军开始重新塑造自己。每天一早,他捧着老师布置的语段词汇苦练发音,傍晚收看新闻联播一字一句模仿纠错,还在网上下载方明老师的音频教程对比提高。

  利用赋闲在家的这段时间,李志军还读起了《红楼梦》等名著,同时“行万里路”,骑着摩托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河西走廊、新疆喀纳斯、黑龙江漠河、西藏拉萨……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人文景点。”李志军说,过去从书中看到、广播中听到的故事传说,他都想实地去验证一下。

  今年5月,李志军偶然看到雄安郊野公园招聘司机的公告,他感到距离自己心中的“雄安梦”近了:“我没有文凭,到城里就业的唯一技能就是开车。”于是,拥有A2驾驶证的他如愿应聘成为一名电瓶车司机。

  在和定州园运营商、北京云鼎智慧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坤交流时,对方发现他说话特别好听,就问:“半个月后,这里的非遗展馆就要开放了,缺一名讲解员,你乐不乐意试试?”

  李志军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一口答应下来。5月下旬,他正式转岗,成为古韵非遗展馆的讲解员。

  “对于每样非遗展品,馆里会给我简短的文字介绍,但工作几天后我发现,固定的解说词根本满足不了游客的提问。”李志军说,他购买了《中国陶瓷史》等文化类书籍,请假专门去周边县市的博物馆参观学习,还在与游客的交流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短短几个月下来,李志军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和游客侃侃而谈。“每当看到大家目不转睛地听我讲非遗,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李志军说,“来雄安圆了我的人生梦想,新区为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都带来机会!”

雄安郊野公园古韵非遗展馆讲解员李志军和游客一起体验皮影戏。刘光昱 摄

  来新区工作,李志军还有一个私心:天津美院毕业的儿子如今在北京工作,来雄安是为了离儿子更近。“许多北京的企业单位疏解到雄安,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儿子的生活!我希望有一天,他也像我一样到雄安来!”他说。(河北日报记者解丽达)

责任编辑: 张晓艳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