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数字道路上,一辆智能汽车正在测试运行,实现自动跟车、变道、停车;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智慧监测体系,助力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智慧工地、智能接驳、无人超市、数字资产交易……
“雄安之眼”
在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从政务办公、公共服务到日常生活,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这些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实现离不了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这个“城市大脑”。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雄安新区悦容公园东侧,紧邻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远远望去,整个建筑亭亭玉立,灵气十足。建筑东立面的拱形与湖景水面中的倒影光影融合,共同构成了美丽、明亮、富有灵气的“雄安之眼”。而中间半圆形的中心展厅正是眼睛的“瞳孔”。据介绍,拱形设计也有北京与雄安连通、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虚实结合的寓意。
秀外慧中的“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为未来之城带来灵动和活力。
城市计算中心大厅内,干净整洁、绿植遍布,明媚的阳光从建筑顶部进入大厅,舒爽宜人。打开电子展示屏,点开一栋大楼,每一层、每一个工位立体呈现眼前。
“云主机停止运行时间不能超过21分钟,云底座运行情况良好,没出故障……”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大厅内,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云平台系统维护主管刘尧,一边跟同事交流,一边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进行平台巡检。“红色故障,绿色正常……如果出现大面积红色,平台将自动删除损坏节点并重建新的健康节点。”屏幕上一排排代码快速闪过,他对平台健康状况也快速做出判断。
今年33岁的刘尧是河北涿州人,大学毕业后走南闯北,最后决定扎根雄安建设“未来之城”。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像刘尧这样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深耕雄安这片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同时与京津以及各地行业专家一起研学技术,共同运用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未来之城”装上了智慧“大脑”。
刘尧所熟练使用的安全监测系统正是基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的国产化云底座。“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国产化云底座试运行4个月以来,整体运行安全稳定。目前新区的136个智慧城市业务系统已全部纳入平台并正常运行。”来自北京的资深运维技术专家、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高级工程师陈金窗说,“之前在雄安运营的政务云大部分不是国产化底座,我们通过对该业务系统进行适配改造后,成功迁移到了雄安云上并实现了正常运行。”
陈金窗和团队讨论项目工作。冯硕 摄
近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高标准建设了国产化云底座——雄安信创政务云。“我们叫它雄安云,这是雄安‘边云超’协同城市计算体系的核心,实现了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的国产化替代,构建了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计算环境。”
据介绍,设立之初,雄安新区就提出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理念。“云上之城”指的就是数字孪生城市。雄安数字城市建设规划打造“一中心四平台”,包括城市计算中心、综合数据平台、城市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CIM平台。
作为雄安数字城市建设“一中心四平台”中的一中心,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是新区批复的唯一一个永久性数据中心,是雄安数字孪生城市运营服务的载体。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两层。一期建设532个机柜,能够提供9万核VCPU和42P存储,项目终期规划为3600个机柜,规模可达到200万核VCPU和900P存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承载着中心云计算、超级计算,并连接边缘云计算,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VR/AR等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为建设数字城市、打造“云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撑。
“这个中心可以把城市各领域的数据进行汇总集成,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的新格局。”陈金窗说,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就是雄安新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雄安数字城市之眼、智能城市之脑、生态城市之芯。未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将建设更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使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记者 韩梅 通讯员 李质超 苏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