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评:历史不容戏说,博物馆讲解要讲究

2023-08-26 15:58:0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马若虎

  “约不到,完全约不到。我抢到票就去看那个讲解,已经没有了,得提前一个星期……”这是暑假刚开始,一位家长讲述的预约博物馆馆方讲解的经历。

  这个暑期,随着博物馆参观热“爆表”,游客对博物馆讲解的需求也急剧攀升。但馆方讲解资源毕竟有限,于是,购买所谓的社会讲解服务就成为另一种选择。

  然而有的社会讲解却很不靠谱:有的讲解员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甚至说“考古和盗墓都是一样的”;有的大谈秘闻、传说、野史,未经考证的内容张口就说;有的介绍文物时乱说一气,连名字都念错……

  为了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优化参观体验,有些博物馆开始为讲解立规矩。

  前不久,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消息一出,很多人表示赞成:“一些信口开河的‘野导’,是该好好管管。”戏说历史,甚至瞎说历史,会带来不良导向和社会影响,尤其对孩子来说,更容易造成历史常识和认知的偏差。

  历史不容戏说。同时,博物馆如何更好满足激增的讲解需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实际上,对非馆方讲解应辩证来看。虽然馆外讲解员参差不齐,但民间也不乏对文物展品、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爱好者。而参观者的讲解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有人喜欢听网红讲解,有人喜欢听专家教授讲解……

  博物馆可善用这些社会讲解力量,灵活吸纳民间讲解高手,缓解多元化需求下的“讲解员荒”,与公众加强互动、双向奔赴。善用的前提,是把好准入关。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讲解员的规范管理,通过设立一定的门槛,让能讲、善讲的社会讲解力量依法依规发挥辅助性作用。

  另外,有的博物馆探索运用数字讲解等智慧化手段,充实讲解资源,创新讲解形式,让讲解有趣味,让公众听得懂、喜欢听。可以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推而广之。

  该禁的禁彻底,该跟上的服务要跟上。希望博物馆讲解丰富起来,帮大家“深读”文物、了解历史,呵护好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向往。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6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