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首席记者张震 摄
这是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石家庄市累计承接京津转移项目406个,总投资2106.18亿元;
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9%、13%;
高标准建设总规划面积达2.8万亩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2.6万亩的鹿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一大批优质企业、项目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近年来,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力打造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视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石家庄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让我们感恩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5月26日,以“创新 协同 发展——新格局下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石家庄峰会在石家庄市开幕。“大咖”云集,共谋发展,在带给我们一场场思想盛宴的同时,此次峰会也必将创造出一段段美好的合作佳缘。
强创新
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日前,在石家庄四药集团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在进行创新药物研究试验。近年来,该企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组建项目研发中心,开展创新药物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视察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我们推动京津研发、石家庄落地。目前,已经有65个项目在石家庄落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技术专家刘文富说,“我们将加快生物医药园建设步伐,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近年来,石家庄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此次视察河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积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着力在提升承接能力、落实功能定位、加强合作共建等方面下功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
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赴京津开展招商、与国企深入对接交流……近年来,石家庄市瞄准京津产业疏解转移企业,多渠道推介产业优势,多形式开展精准招商,以产业协作促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批强市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开工,产业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2014年以来,石家庄市累计承接京津转移项目406个,总投资2106.18亿元,神玥软件、河北智昆等一批标志性转移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建林说。
石家庄市将用好高新区、经开区等4个省级承接平台,全力争取一批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落户。同时,深化与京津产业和科技协作,加快完善“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创新体系,促进京津产业向石家庄转移。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落实京津石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吸引更多京津科研院所落户,全力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协同发展“民生红利”。
兴产业
集群发展效应凸显
打造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发展势头强劲。依托石家庄市传统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以及华北制药集团、石药集团、石四药集团、以岭药业等企业优势,石药巨石、药明生物已落地该园区,绿叶制药、华普生物等一批企业相继入驻。目前,园内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43家。
鼎瓷电子等9家高性能陶瓷集成电路企业组团入驻,还将吸引近20家上下游企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数字技术产业园、封装测试产业园、智能物联产业园等众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6万亩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在成为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缩影。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企业聚集发展。记者注意到,虽然产业类型不同,生物医药企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加速聚集的特征却是一致的,“集群发展效应凸显”的特征愈发明显。
以高新区为核心区,经开区为生产加工区,栾城区为现代中药集聚区,赵县为生物发酵集聚区,晋州市为生物医药中间体集聚区的生物医药区域产业布局正加速形成——
在经开区,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先企业,龙海集团现代制剂中心项目等一大批生物医药重大项目有序建设中;
聚集了神威药业、石药新诺威等龙头药企的栾城区,已基本形成现代中药、生物制药、高端制剂、绿色原料药、保健品批发及食品加工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赵县初步确定了以原料药为“龙头”、成品制剂药为“龙身”、医药中间体及包装为“龙尾”的产业发展蓝图;
晋州市谋划了总占地600亩的晋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着力打造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制剂、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以鹿泉区为核心,辐射高新区、正定县等区域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建成,吸引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落地——
在鹿泉区,规划建设了占地2.6万亩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软件研发四大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
在高新区规划了电子科技园,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电力电子等产业;
在正定县规划了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三区——三核——多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
在市内四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
增动能
项目储备蓄足后劲
在高新区,石家庄四药集团医药集成与创新发展示范产业园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建设创新制剂、新型制剂、高端仿制药、生物医药生产车间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60亿元,助力企业用3—5年时间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水准的医药示范产业园区。
走近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普兴电子外延材料搬迁项目现场,生产厂房、研发楼等15个单体建筑已经完成施工。洁净厂房操作区内,技术人员正加紧调试外延材料研发和生产设备。
据介绍,目前普兴电子打造的是国内体量最大、洁净等级最高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厂房。预计6月份即可全部完成设备的调试并实现量产。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石家庄四药集团医药集成与创新发展示范产业园项目、普兴电子外延材料搬迁项目,也代表了石家庄市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底气和信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市上下都以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拉练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相继开工了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业态新、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
5月16日,石家庄市举行2023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5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38.4亿元,项目平均单体投资规模和产业项目占比均为历年最高。其中,涌现出大批优质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项目。
5月17日,石家庄市举行2023年二季度项目观摩活动,进一步掀起扩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热潮。项目观摩团下工地、看项目、问进展,在成绩中找到标杆,在差距中看到方向,学习到了好经验,得到了新启发。
据了解,今年,石家庄市争列省重点项目62项,总投资1576.7亿元,年度预计投资329.9亿元;省市重点项目439项,总投资4236.5亿元,截至3月底,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69.4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34.1%,为全市经济总量提升和转型升级增添了后劲和动力。
优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主体已经封顶,二次结构及外墙施工正忙……走近正在建设中的均和云谷·正定科技港,只见项目一期施工正酣,预计今年年底即可竣工。目前,已有十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签约落户。
“园区将重点引进5G通信、数字安全、医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企业百余家,正式运营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5亿元。”该项目开发经理王宁表示,项目从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用时还不足两个月,建设过程中更是享受到了各种及时、暖心的服务,这也让他们将园区打造成石家庄“小硅谷”的信心愈发坚定。
两大主导产业率先突破,离不开地方系列产业政策和惠企服务的扶持。
近年来,石家庄市密集出台资金奖补、人才引进等一系列重磅政策,设立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的主导产业专项资金,分别为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项目)颁发奖补资金2.2亿元、1.6亿元,签署了1.5万亿元的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两大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市政府与中国电科13所、54所共同设立4000万元人才引进资金,支持驻石重点科研院所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加强院所合作,与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成立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校地合作”创新创业高地。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部审批事项时限压减到法定时限的18%以内,行政审批事项100%“全流程网办” ,审批效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以创新增活力,遴选院士培养对象8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38人,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1.3万余人,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华普生物、绿叶生命科学集团等一批大企业来石投资兴业,国基北方、海康威视等驻石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626个、总投资1666.76亿元。
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进的石家庄,未来可期。(首席记者 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