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着雄安“城市大脑”之称的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正式运营。该项目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营服务系统的核心平台,承载的超级计算、云计算设施等,可为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项目效果图。资料图
听起来有些抽象,这个“城市大脑”到底啥样?这就要从新区的规划说起。
雄安新区在规划初期就明确了要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因此可以最大限度规避以往城市发展的弊病,其中之一就是运行维护的高成本。
比如,一座高层商用楼出现线路故障,光是找到故障线路就需要维修人员现场排查,费时费力。能否利用数字技术,在初始阶段就同比例建设一座虚拟城市,一旦发生故障,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系统中迅速定位?
由此,就有了雄安“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新区坚持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雄安新区的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绿地,都拥有与之对应的数字化模型。这一概念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
雄安新区的无人驾驶电动巴士。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李泽凯 摄
雄安的智能化、可感知可不止于此。
比如,在智慧交通领域,新区立足打造永不堵车的新型城市,在全道路、全路段、全路口覆盖的感知设施加持下,会产生大量实时、高效、精准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驱动,行驶在新区的道路上,就能实现路口最多等一个红绿灯,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等目标。
不管是孪生城市,还是智慧交通,抑或是政务服务、智慧生活等,通过数字技术,城市正在变得更聪明,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存储起来,然后通过计算,真正发挥作用,“城市大脑”就提供了这个存储和计算的“场地”。
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云平台维护主管罗尚宗用了一个形象的类比来说明:“不管你是用购物APP购物,还是用社交平台聊天,你都得先有一个手机。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就是手机里的APP,‘城市大脑’就是手机本身。”
雄安5G创新发展合作大会上观众现场体验智能设备。资料图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要求,未来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占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大于80%。近几年来,伴随着数字城市的建设以及企业的导入,雄安新区的数字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5G基站已实现深度覆盖;全数字道路建设超过500公里,各类感知终端部署超过100万个;城市大脑体系搭建完成,汇聚数据200亿条,共享超过8000万次;区块链+产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服务注册企业近3000家,贷款总额突破10.5亿元;“一网通办”“秒批即办”等“一站式”贴心服务让市场主体更暖心……
作为未来前沿技术全球首发集中地,雄安吸引了各大企业把最先进的技术拿到这里实践、落地,几乎所有关于智慧城市的设想,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未来之城的未来到底啥样,“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就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