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2-08-06 20:39:30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雄安政字〔2022〕63号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雄县、容城、安新县人民政府,新区各部门,雄安集团:

  现将《关于全面推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8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全面推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全面激发雄安新区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结合雄安新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以全面落实“五新”目标为出发点,围绕算力、算法、算料“三驾马车”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化和资源数字化,着力打造高效数字政府,推动新一代网络、基础软件、智能硬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化应用,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6G、量子的未来技术研发。以空天、交通、新一代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科技、数字贸易等产业为重点,积极打造和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数字化成果高效转化机制,培育吸引数字经济创新人才,营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环境。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建成区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85%,大数据在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应急管理中贡献率达到8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到2035年数字经济占比达到80%的建设发展目标,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二、重点任务

  (一)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1.建设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打造“两地三中心”的城市计算中心体系,分片区部署建设边缘计算节点,形成算法协同、算力协同,“边云超”协同的新型“城市云”计算体系,为新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按需提供绿色、高效的先进计算服务。以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和需求为牵引,推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数据库、GPU及配套软硬件相关创新产品在新区研发、部署,形成产业聚集。

  2.适度超前建设新一代通信网络设施。适度超前部署5G通信网络,形成泛在连接、千兆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力。建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打造成为等同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国家级重要通信枢纽。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鼓励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接入交换中心。布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基骨干节点,对内互联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对外互联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形成天地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广覆盖、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无线网络,以及移动物联网、增强移动物联网等低功耗广域网络,预置预留网络接口。

  3.全面推动城市感知终端部署和建设。在城市建筑、城市部件、综合管廊、绿地公园、公共设施等项目中进行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在启动区、雄东、昝岗等新建片区全面推进数字道路建设工程,部署多功能信息杆柱、摄像头、雷达、5G、边缘计算节点、路侧RSU、车载OBU等智能设施。与楼宇、社区、园区建设同步,全面推进智慧安防、智能表具、智慧停车、智慧环卫等智能化设施部署。

  4.积极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将北斗系统全面嵌入城市智能体系,汇聚城市的活动数据,实现城市空间要素位置全面感知。建设城市级物联网平台和视频平台,通过各类智能感知终端,汇聚城市生产、生活、运行的各类数据。建设城市级数据汇聚开放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空间位置数据和城市生产、生活、运行数据的汇聚融合和共享使用。建设城市CIM平台,逐步汇聚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形成城市孪生镜像,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同生共长,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5.加快建设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能力的“城市大脑”。以数字孪生城市各类基础公共平台为依托,建设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数字身份、数字交易等基础开放平台,建设交通、社区、住房、能源、公共服务等行业应用中枢平台,利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经济运行、交通运输、社会民生等多维感知数据的汇聚融合,不断强化“城市大脑”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持续优化能力。

  6.加快建设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体系。搭建集建链、用链、扩链、跨链、管链、治链多功能为一体的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平台,积极突破高性能共识算法、跨链互操作、可信数据交换、多维身份认证、智能合约安全等技术。按照“基础共用、平台通用、行业专用”的思路,搭建“核心链+应用链”的新型区块链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多方协同创新的开放式服务发展环境。

  (二)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化和资源数字化

  7.打造“生长即汇聚”的数据融通汇聚环境。在城市各类场景,统筹规划智能感知终端,实现城市生产、活动数据的全面感知和汇聚。加强政务信息系统统筹建设,形成“行业系统一张图、行业数据一张表”,从源头打破数据孤岛。以城市级块数据平台为底层数据平台,通过视频平台、物联网平台、CIM平台、各行业系统,实现城市感知、物理空间、生产生活、运行管理各类数据底层汇聚,形成城市数据“产生既汇聚”的数据融合、互通环境。以共享为常态,不共享为例外,完善数据共享授权机制,建立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环境,制定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清单。

  8.构建统一、规范的高质量数据资源体系。制定城市数字化标识的元数据标准、命名标准、采集标准等,实现对城市空间要素的全数字化标识记录。建立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数字映射关系,确保城市空间全要素数字化标识的唯一性和有效性。深化完善数据管理总体规范、数据采集、数据资源目录、数据标准、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分级分类等数据资源管理标准。依托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参照,构建行业数据标准化主题库。建立公共数据共享资源池,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数据标准,明确公共数据进入、退出、使用机制。

  9.鼓励数据加工开发和资源化利用。在确保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整合各类数据,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账户体系,支撑生活服务便捷化和公共服务普惠化。整合各类机构数据,建立机构数据账户,简化政务服务、企业融资等流程,形成可持续优化的运营服务能力。以数据为关键资源要素,赋能市场活动和政府管理,建立数据资源流通交易服务平台,延长数据交易链,探索数据资源、模型算法、加工应用、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数据存储管理等多元化的数据资源产品体系,构建创新型的数据交易模式。研究数据权属认定、价值评估、流通交易规则和标准合约等政策体系,明确数据流通与可交易的范围,建立有效的监管运营机制,保证数据交易规范进行。鼓励更多数据交易主体参与到交易过程中,增强数据流通性和使用价值,多渠道提升数据交易能力,形成数据流通、开发、应用价值链。

  10.保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利用数字身份体系构建个人/企业的“数据管家”,通过区块链加密技术为个人和企业建立“数据保险箱”,全面实现“数尽其用,还数据于民/企”。在数据产生、传输、访问、存储、删除等各阶段,应用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密、数据灾备、终端数据防泄漏、数据脱敏、分布式存储、数据销毁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建立数据安全备案机制和数据市场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严控数据资本市场风险,强化关键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保护专利、数字版权、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数据。

  (三)着力打造高效数字政府

  11.政务服务数字化。完善“互联网+政务”,深化推进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不见面、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审批流程,业务流程由“串联”向“并联”推进,进一步让“数据少跑快跑”,提升审批效率。融合城市十分钟生活圈,政企协同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泛在便捷的政务服务通道,实现24小时在线审核办理政务服务。提供精准、智能、便民、定制的政务服务、上门服务。

  12.生活服务数字化。建设人车路协同的交通路网环境,推动人车路信息的实时共享,合理优化配置道路资源和出行路线,引导智能出行。建设智能停车场,实现停车管理无人化、停车引导智能化和信用预约停车位。建设物流共配中心,利用智能运载工具开展“最后一公里”配送。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政务服务、公交出行、景区出入、就医购药、商超购物“一码通行、一卡通行”服务。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无缝对接,预约、就医、支付、结算一体化的健康医疗服务。建设智能养老社区机构和基础设施,提供健康监测、生活服务、情感陪护等智慧康养服务。统筹布局、共享建设充换电网络,形成新区多能互补、主动服务的智能充电网格。打造智慧家居开放服务平台,聚集各类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服务,统一家居家电接入标准,让安全舒心、物美价廉的智能服务走入百姓家庭。

  13.经济运行数字化。推动税费征缴一体化办理,推进涉税数据融合分析,实现综合治税智能化。搭建经济运行综合统计平台,实时呈现、精准监测分析经济发展态势。汇集政府、社会和第三方征信机构信用数据,构建安全可信的个人与机构诚信数据体系,在多领域推进多元化信用服务。完善区块链资金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资金全过程的可追溯、可查询,确保建设资金使用的高效、透明。利用项目审批平台,打通各审批环节业务流程,实现从可研初设、投资概算、合同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数据标准化和融通共享,提高审批效率。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建立绿色数字积分体系和碳汇制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4.城市运行数字化。利用全方位部署的人车路感知终端,识别预测车辆轨迹、道路路况、交通客流,自动调节信号灯配时,动态调配路权,有效疏导交通流量。建立人机协同的执法模式,实时监测、精准识别、智能处置各类违规违章行为,执法案件全过程线上办案、执法监督实时化,实现“综合执法一网统管”。全面推广水电气热智能表计集采集抄,实现削峰填谷、绿色用能。充分利用能源使用数据,分析掌握新区实时用能状态和波动特征,实现供给侧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主动补给、动态响应,提高能源供需平衡能力。动态检测大气、噪声、土壤、河流淀泊等环境指标,构建环保一张图。构建智能环卫体系,精准识别环境卫生状态,实现环卫资源调度处置智能化。建设“端+云+数据”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实现建设施工现场全域、全过程感知、信息实时互通,实现施工过程中管理、生产、安全、服务的智慧化。

  15.城市安全数字化。建立虚实互动的智能安防体系,重点针对社会综合治理、新型犯罪侦查、城市反恐等领域,自动挖掘安全风险线索,分析安全风险规律,预判高危风险,自动发现全域警情,智能匹配出警方案。建设突发事件综合指挥系统,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分析研判等智能化水平,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危害。

  (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化应用

  16.新一代网络技术。依托边云超协同的城市计算体系,吸引集聚通信、云、计算、存储等相关科技企业在新区部署新产品,研发云网协同、边云协同、算力等新技术,试验新应用。围绕打造全域纯IPv6的目标,聚集IPv6创新资源,研制IPv6相关技术标准,开展IPv6芯片模组、网络互通、安全设备、测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开展5G核心芯片、网络切片、异构网络、M2M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

  17.基础硬件技术。积极承接及引进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相关的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鼓励围绕5G、数字道路、物联网传感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芯片设计成果转化及应用。深化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的综合应用,在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形成物联网集成服务能力。

  18.智能软件技术。鼓励企业依托新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在高性能共识算法、链上数据隐私保护、节点网络优化、跨链互操作、可信数据交换、链网协同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5G、智能芯片、数字身份等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开展群体智能、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等关键软件技术研发,发展新型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应用软件,支持计算机视觉、自主决策控制、人机交互软件研发应用,在无人驾驶、IPv6、分布式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形成一批自主可控技术。

  19.网络安全技术。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量子密码、工业控制等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创新突破。鼓励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智能防御、风险评估、等保测评等服务,形成网络安全服务能力。推动军民两用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相互转化。

  20.前瞻性技术。部署卫星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卫星导航增强等试验试用系统,开展星间链路、星地融合、高速率传输技术、空间互联网安全等技术研究。适时启动6G等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测试,超前布局未来网络发展。开放数字道路场景和数据,开展无人驾驶测试与示范应用,加速无人驾驶技术成熟。推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装备产业化,研发量子芯片、量子软件及相关材料。利用量子技术研究成果,在更多领域推动应用。开展太赫兹、生物芯片、超导芯片等新型器件前瞻性探索,实现产业化,带动相关产品升级换代。

  (五)积极打造和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1.空天产业。鼓励中国星网等相关企业,积极研发卫星组网等技术,探索构建涵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标准规范、应用服务的一整套空天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布局卫星通信系统,打造全国卫星通信运营总部。布局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基骨干节点,形成天地网络互联中心和信息港,推动卫星互联网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更广覆盖,发展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新型互联网业务。建立卫星地面时空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研制丰富的地面段产品及终端用户产品,加强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数据融合共享,推广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积极参与卫星通信、数据处理等方面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北斗卫星产业链,发展北斗导航应用服务新业态。探索软件定义卫星相关服务,发展卫星应用软件商店。

  22.智能交通。以数字道路基础设施和海量交通数据为基础,打造智能驾驶和数字交通发展示范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研发、试验、测试环境,摄像头、雷达、各类传感器等智能硬件,5G、IPv6、边缘计算等通信计算软硬件,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挖掘、智能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相关领域,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等应用领域,汽车电子、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研发生产相关领域,以及数字交通相关测试、认证服务等领域集聚发展,形成“技术+应用+服务”较为完备的数字交通产业链。以道路交通、云网设施、数据中心、智能充电桩等数字交通基础设施为切入,形成从数字道路“新基建”设计、解决方案、建设,数字交通应用、产品、运营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培育城市“新基建”新型运营商。

  23.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以无人驾驶、旅游、康养、办公等场景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5G场景应用实践。依托适度超前部署的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云网设施、边缘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设施,鼓励基础网络运营服务,V2X、M2M等新型通信,5G芯片产品研发、异构网络服务解决方案等从软件到硬件到解决方案的通信技术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生态。充分释放IPv6的技术潜能和领先优势,带动IPv6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研发,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应用创新,加强IPv6对智能家电、综合能源、金融、教育、医疗、媒体等有关行业的赋能。

  24.能源互联网。统筹布局、共享建设新能源汽车服务站点、综合能源站点,建设智能、高效、标准的充换电网络。构建“智慧园区/社区+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应用场景,在标准规范、协同创新方面全面推进行业应用落地。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整合新区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建设融合开放的能源互联网平台,汇聚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实现设备、场站、供应商、能源企业、用户之间,电力、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节点间互联互通,整合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多能互补、绿色低碳、集约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

  25.金融科技。建立国家金融科技实验室,加强国际数字金融合作,开展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数字资产应用。推动数字金融账户、数字身份识别、数字票据应用等数字金融工具在新区先行先试,构建数字交易新模式。建设雄安金融科技中心,吸引集聚一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依托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推动金融科技在安全监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拓展应用。支持优质金融科技企业上市,吸引各类优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支持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智能服务能力、风险识别能力、综合研发能力和实体服务能力。

  26.数字贸易。依托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从雄安片区到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直达数据链路,重点发展云服务、大数据交易、数据中心和数字内容等数字化贸易。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透明数字贸易征信体系,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信息共享、项目对接、版权管理、金融服务,翻译培训等多类型的公共服务,探索建立影视、游戏和音乐等数字内容加工与运营中心。

  27.软件产业。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的云计算服务企业,发展视频分析、虚拟现实、医疗健康、金融分析、类脑计算等多领域计算服务,大力发展云服务应用软件,发展云上信息系统的设计咨询、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等服务。建设开源开放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数据挖掘、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一批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算法开放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头部企业入驻,创新算法交易、软件服务的模式,构建算法经济新生态,推动软件服务业在新区做强做优。以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为驱动,深化以人工智能、数据库、5G通信、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软件技术集成创新,推动智慧家居服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数字内容、影音游戏等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全面发展。

  28.科技服务业。依托国家区块链综合试点城市、数字货币试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住房、产业、数据服务区块链服务平台,推进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优化创新金融服务,践行普惠金融,做到“秒批秒贷”,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依托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各类数字技术、应用、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深刻挖掘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快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加快新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同时,不断集聚发展跨境电商、就业培训、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惠企政策等服务。促进住房、交通工具、家居用品、文化消费品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推动线上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有序发展。开展数字规划设计服务,推动城市规划、建筑、旅游、工业等领域设计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

  29.数字健康产业。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搭建跨机构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形成生命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研发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开发智能化监测预警、远程治疗、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等系统,形成精准化智能健康服务模式。打造国内外新型医疗、康养机构集聚区,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健康服务新体系。

  (六)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人才环境

  30.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京津冀国家创新中心(雄安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快智能驾驶、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半导体芯片、空天信息、新一代网络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打造集成创新平台。推动中试基地建设,鼓励多方联合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中心,集聚研发、小试、中试、小批量生产,探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人才流动的新模式。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新区设立数字经济相关创新领域的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级、省部级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在新区布局,鼓励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建设发展。

  31.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打造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环境、开放场景、开放数据,鼓励相关单位以自主创新为目标,开展人工智能算法、IPv6、区块链、边云协同、网络安全、智能驾驶等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申报国家级数字技术重大创新研发项目。定期征集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支持新区企业开展应用示范。鼓励新区企事业单位及创新机构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占领关键核心技术的制高点。

  32.建立数字化成果高效转化机制。支持新区企业开展首台(套)重大数字技术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新区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技术领域创新产品和服务,经认定后纳入新区创新产品和服务推荐名单。建设中国雄安数字交易中心,鼓励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等转化交易。设立雄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专利化并在雄安新区及相关地区转化利用。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参与、定期举办大型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活动,推介推广新区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技术和产品。

  33.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实施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领域的“雄才计划”,加大两院院士、相关领域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引进力度。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雄安新区设立分院(所),鼓励高校和本地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探索多元化的产教培养模式。探索设立雄安人才发展引导基金,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制定鼓励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人才发展政策。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鼓励科研人员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吸引“候鸟型”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加大国际人才“引才飞地”计划,加大对高层管理人员数字思维的培训教育。创新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等人才激励政策、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健全完善人才“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全程服务制度,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

  三、组织保障

  34.完善领导体系。由新区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对新区数字经济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政策,商议解决重大问题,做好任务分工,统筹各部门力量,形成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由新区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系列行动计划,建立考核、督导、评估机制,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

  35.强化决策咨询。借助外脑,为战略部署和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撑。邀请国内外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建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各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将最前沿的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政策等引入雄安新区,将雄安的最新试验成果传播到全球各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36.加大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集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雄安新区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成立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子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挂牌上市融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税收优惠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

  37.落实跟踪评估。加强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跟踪评估。建立数字经济评估机制,定期对新区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试验成果进行自评估,重点对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规模体量、带动效应、就业和产业结构影响、质量效益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总结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做好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总结和工作计划安排。

责任编辑: 封俊龙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7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