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说到端午,必定离不开粽子,各地的端午节虽然有不同的风俗,但粽子却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千百年来,端午食粽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人们喜欢吃粽子,不仅仅因为它好吃,还因为它承载着记忆、文化和时代变迁。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大家吃着粽子的同时,也来品一品这美味里的时代变迁吧。
喜欢那种氛围
“如今生活好了,在超市就能买到各种口味的粽子,但每年端午节,我还是喜欢带着家人一起包粽子。”70岁的李天华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告诉记者,端午节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大节,因为它赶在麦收前,过了端午节就要开镰割麦子了,形式不能马虎。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虽然拮据,但临近端午节,家人也会包上一锅粽子食用。端午节前夕,母亲会带着她到野地里采摘芦苇、竹叶和马莲草。芦苇和竹叶用来包粽子,细长的马莲草用来绑粽子。
采摘来这些叶子后,她先用清水把它们清洗干净,然后再用水浸泡一夜,以备端午节时使用。同时,家人开始准备糯米和红枣。红枣全部产于自家的枣树。每年秋季,家人把红枣打下来并晾晒干,然后将大部分红枣用来换生活必需品,留下一小部分以备来年端午节包粽子使用。
“在一年之中,全家人难得有聚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当端午节来临,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幸福。”李天华说,当时,她学着母亲的样子,把两三片芦苇叶或竹叶叠在一起,折成篓子形状,再抓一把糯米放进去,然后点缀上一颗红枣,接着绑上马莲草。这样,一个红枣粽子就包好了。
她说,粽子一般都是四角形的,但母亲为了哄孩子们开心,也会包一些三角形的粽子。三角形的粽子个头小,只有小孩拳头大小。那个年代,孩子们没钱买零食,而这些小巧的三角形粽子,正好满足了孩子们潜意识里对零食的渴望。因此,当母亲把这种小巧的粽子放到桌上时,她和兄弟姐妹们都会抢着吃。长辈见此情景,就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他们兄弟姐妹,要懂得彼此谦让的道理。
如今,端午节前夕,李天华老人的儿女们都会送来很多从超市买的粽子,但老人依然坚持自己包粽子,因为她认为,“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在香甜里还蕴含着亲情的味道。”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除了红枣,她还会在粽子里加入果仁、栗子、豆沙、蛋黄等,让粽子的味道更加可口。
留住儿时味道
今年40岁的李静女士是位80后,她对记者说,每到端午节,她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会给父母送一些粽子。作为上班族,她是没有时间自己包粽子的,只能到超市购买一些现成的粽子送过去。一些老品牌的粽子自然成了她的首选。因为这些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粽子,“价格虽然小贵,但能留住儿时的味道。”
6月1日,丛台区中华街道土山街社区开展“多彩六一、粽享快乐”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小朋友一起包粽子、品尝粽子,让孩子们感受“六一”国际儿童节欢乐的节日氛围,同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她说,童年时代,母亲特别爱包粽子。那些粽子不仅外形精致,口感还一流。刚出锅的粽子,香味袅袅,房间里的角角落落都氤氲着这种香气。白白的粽子肉裹着蛋黄,再蘸上一层白砂糖,那个香甜可口的味道,令她至今难忘。
她记得,端午节前,家里会包很多粽子,根本吃不完。于是,母亲带着她到左邻右舍送粽子。这时,当听到邻居们夸赞粽子好吃的时候,她会自豪地告诉邻居说:“这是我妈妈包的粽子。”
时光荏苒,童年转瞬即逝,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李女士已步入不惑之年。今年5月31日下午,天气微微有些炎热,李女士来到超市购买粽子。她说,这个时候,如果不给父母送点粽子过去,心里便会感觉亏欠了什么似的。
她说,也许是端午节临近的原因,在超市的粽子专柜前,有不少顾客正在挑选粽子。而今年超市里所销售的粽子,最大的特点是样式和口味更加丰富,比如说蛋黄肉粽、豆沙粽、赤豆蜜枣粽、金丝蜜枣粽、赤豆粽等,应有尽有。
在挑选购买粽子时,她会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相关信息,注意粽叶是否包裹完好、粽体形状是否完整,检查有无露米、有无异味等。像三全、稻香村等一些老品牌的粽子是她的首选。
“购买老品牌的粽子,还是更加放心一些。”李女士说,因为这些粽子采用的还是传统工艺,跟老辈人手工包的味道差不多。其中,蛋黄肉粽最受其家人喜爱。这种粽子剥去粽叶后就可以看到被肉汁渗透包裹的糯米,硕大饱满、香味扑鼻。粽子里的肉块被煮得十分软烂,咬一口就化为条条分明的肉丝,中间的咸蛋黄入口后有沙沙的口感,每一口都是浓郁的老风味,让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李女士说,老字号、老品牌的粽子因为馅料足、味道好,有的顾客会一次性买十几包。但粽子的配料主要是糯米、肉、花生和蜜枣等,属于高糖、高油脂、少纤维质食物,少量食用不会对消化系统有什么影响,但如果吃太多,尤其是肉粽子,可能不太好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她想提醒大家,特别是老年人,“粽子虽然香甜可口,但千万别放肆吃。”
浓浓粽香情,暖暖沁人心。这默默驶过千年光阴的小小粽子,在彰显传统节日内涵、营造深厚节日氛围之时,更寄托着人们对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经意间,它们还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变迁。(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