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城市拔地而起,数字城市同步生长。雄安新区以数字化、智能化贯穿建设发展全过程,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元素,让人们尽享“数字之城”的创新与便捷。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蕾:未来的雄安新区,上空不会有纵横交缠的缆线,也不会有挖了填、填了挖的拉链路,甚至街道上连井盖儿都找不到,地下智慧管廊系统将给这座“未来之城”带来全新的面貌。
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 程建通: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建设先行区,地下管廊采用“一环七枝”平面布局,建设里程14.8公里。管廊采用两到五舱断面设计,实现了建设系统网络化、空间弹性化、运行智能化。
容东片区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为四舱,包括电力舱、综合舱、能源舱、燃气舱,满足未来城市能源、电力、通信、供水等传输需求,各种配套管线的施工和维修都在管廊内进行。
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部部长 程建通:这是我们的氧气传感器,目前正在实时监测我们地下管廊的氧气含量。我们管廊当中还有可燃气体报警、感温光纤等多种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了我们的监控中心和管廊系统的双向互通。
雄安管廊采用智能管控手段,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智能元素无处不在,建筑材料、施工工艺都是目前世界领先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00年,打造出地下管廊技术的雄安样板。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蕾: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你可能很难想象,与外面奋战正酣的施工现场同步的,还有一座城存在于电脑系统中,称为孪生数字城市。
数字孪生技术,是通过对物理世界的人、物、世界等要素数字化,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虚拟世界,通过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治理、运营相结合。
雄安雄创公司CIM事业部负责人 许洪波:雄安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建设,是按照雄安新区“一中心四平台”的智能城市空间框架的要求,以数字孪生为理念,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构建起新区的三维空间信息模型,形成雄安新区数字空间底座。
日前,雄安新区CIM平台开发与运营的负责单位雄安雄创公司研发团队历经1000多个日夜攻关,基本完成了数字雄安CIM平台的前期研究与开发工作,构建起了新区1770平方公里的全要素、全尺度、全过程的三维空间城市底板,完成了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数字空间建设。数字孪生技术又是怎样与实地项目的建设实现信息交互的呢?
赵趯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副总工,他的工作是负责项目深化设计和建筑信息化工作。现在他们正利用无人机巡视系统,对项目现场的信息进行采集。
中建八局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二标段副总工程师 赵趯:我们看到无人机正在作业的一个场景,它搭载着一台五目镜头,作业完成之后会将所有照片提供到软件里进行一个计算,实时生成我们这样一个实际模型。未来这个模型一是在我们建设过程中能够为我们的外立面和我们结构的构件进行校核,竣工完成之后为以后的数字赋能,流量、车辆的动态监管,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系统,模拟了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酷似生命体的生长全过程。数字孪生版本与现实中每一栋楼都是严格对应,百分百相似。在数字雄安信息智慧平台中,哪怕现实中更换一个路灯,数字城市里都能显示出来。
现在,海绵绿地、智能路灯、生态停车场、人脸识别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化应用正在雄安新区闪亮登场,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推动着智慧城市不断升级迭代,让它运行更高效、更具创新活力,人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