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年1月17日在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杨永君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河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局部地区疫情冲击,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扎实开展“三基”建设年活动,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计划执行情况较好,绝大多数指标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高于年度计划目标2.4个百分点。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预计增长10%,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5件,超过年度计划目标0.03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高于年度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左右,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
——地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5.3%,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2.3个百分点。
——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3.8%,高于年度计划目标2.8个百分点。
——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高于年度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
——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6个百分点。
——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7%,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进出口总值增长21.5%,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6.5个百分点。
——出口总值增长20.2%,高于年度计划目标20.2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3%,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8%,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92.5万人,超过年度计划目标6.5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以内,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控制在3%左右的年度计划目标以内。
——粮食总产量765亿斤,超过年度计划目标5.8亿斤。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100万吨标准煤,超过年度计划目标100万吨标准煤。
26项年度计划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4项指标与计划目标有一定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影响,部分地区投资增速不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主要是汽车销售低迷,住宿、餐饮、旅游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恢复缓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主要是由于压减粗钢产量、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及产业链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2年,我们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与北京联合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面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一)总体要求
做好202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有效扩大投资、扩大消费、扩大就业,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设置2022年计划指标体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融入服务国家自立自强科技体系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驰而不息推动全省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
——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坚持在发展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谋划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斗争精神,做足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持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二)主要目标
2022年计划指标体系和目标设置,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河北”要求,充分衔接全省“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和目标安排,共设置七大类26项指标,分别为:
——综合实力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
——创新发展类,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2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
——协调发展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绿色发展类,地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以上,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2%,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3%左右。
——开放发展类,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出口总值正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8%。
——共享发展类,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安全保障类,粮食总产量740亿斤以上,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2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三、2022年重点工作
为确保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置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格局,着眼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两翼、两区、三群、六带”的发展布局,推进全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重点抓好8方面工作。
(一)突出国家战略引领,扎实办好“三件大事”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聚焦“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强全方位对接,精心组织京冀、津冀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围绕重点协作产业链条,联合京津组织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全面提升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产业平台能级。积极组建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加大雄商高铁、雄忻高铁建设力度,推动京唐城际铁路、京秦高速遵秦段、张尚高速通车。强化与京津交界地区空气质量监测和联防联控,抓好潮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争取京津优质中小学资源与我省开展合作办学,加强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扩大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同推进区域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压茬推进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发展7个方面23项先行启动事项。推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路网、水厂、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航空物流、航空科创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更好融入京津冀机场群。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抓好启动区市政交通路网、综合管廊和水电气讯暖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两区一园”和金融岛、总部区等片区开发以及“三馆一场”等标志性建筑建设。稳步推进起步区东西轴线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容东、容西和雄东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基地、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数字智能城市,加快产业和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更好发挥雄安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华能集团等疏解项目建设,推动疏解高校、医院落地,健全疏解服务和协调机制,完善和落实人才、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配套支持政策,再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落户新区。统筹做好新区防洪体系和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进一步提升入淀河流和淀区水质,深入抓好“千年秀林”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筹办好第五届中国绿化博览会。
精心办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面落实“四个办奥”理念,优化提升张家口赛区疫情防控措施,深入细致做好赛事安全管理、设施设备运行、境外人员抵离、媒体宣传报道等工作,提供一流交通、食宿、观赛服务,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全力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抓好冬奥宣传推广,组织好冬奥会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期间文化活动。推进冰雪运动强省建设,选准优势项目,加强参赛选手服务保障,力争多获奖夺金。做好后奥运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大力培育冰雪旅游、冰雪培训、健身休闲等业态,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抓好首都“两区”建设,加快坝上地区休耕种草轮牧,统筹实施好跨区域调水工程。支持张家口地区利用冬奥契机培育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冰雪装备、氢能、大数据等产业,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交出冬奥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深入落实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工作方案,按照“实考保包促评”的要求,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提质提效行动,在“两新一重”、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围绕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提供集成式服务,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环境容量、能耗等瓶颈制约,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工作责任,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立省强省的大项目好项目,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提高投资增长后劲。不断提振投资信心,定期向民间资本推介潜力大、回报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交通、市政、环保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建设,简化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健全投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丰富传统消费,持续开展“幸福河北欢乐购”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新一轮线上线下购车节、汽车下乡等促销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并对购买绿色智能环保家电给予补贴,推动餐饮业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提升一批集成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的商业综合体。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业态,规范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优化消费环境,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消费后评价体系,有序推进8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持续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三)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加快推进创新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整合科技教育和创新资源,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抓好全国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聚焦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和“杀手锏”技术。推进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涿州模式动物表型和遗传研究重大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竣工投运。建设用好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企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石保廊创新发展示范带,提升百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带动作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企业培育工程,推动3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5G网络覆盖和应用场景建设,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建设方案,支持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组织举办2022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四)聚力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推进协调发展
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深化“万企转型”行动,组织开展新一轮“千项技改”,全面推动钢铁、装备、化工、医药等产业工艺技术升级,打造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开展钢铁行业“以质补量”行动,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钢铁企业退城搬迁。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工程,开展六个重点领域能效提升节能降碳行动。落实重点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行动计划,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石家庄高新区和保定高新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加快推进雄安新区、石家庄、秦皇岛设计服务业聚集发展,大力发展检验检测、工业软件等制造服务业态。持续发挥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用,抓好唐山港口型(兼生产服务型)、石家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石家庄国际陆港等25家省级智慧物流园区做大做强。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寄递服务、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支撑。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省会石家庄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培育高端高新产业,打造滹沱河沿线高水平生态经济带,精心打造城市客厅、特色商业街区,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市路网、管网、绿地、停车位等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城市公园。深入开展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统筹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扎实推进风貌特色塑造、产城融合发展等七项重点工作,发展壮大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严格特色小镇建设监管和动态调整,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深入落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编制8个领域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23个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方案,推进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杜绝“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增强能耗总量管理弹性,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探索实行用能预算管理,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持续推进火电机组升级改造。
加大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力度。全力做好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精确制定赛前治理任务清单和赛时管控清单,赛会期间对重点领域采取强化管控措施,全力保障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统筹推进减煤、控车、治企、抑尘等重点工作,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冬季清洁安全取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巩固提升重污染城市“退后十”工作成果,推动全省空气质量稳步改善。持续深化衡水湖、渤海近岸海域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抓好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力争劣Ⅴ类断面动态清零。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风险。
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快推进太行山—燕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带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落实五级林长制,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全面加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矿山综合治理,继续实施矿山关闭取缔、整合重组、修复治理、规范管控,推动矿产资源规范、集约、绿色开采。深入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六)持续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快开放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推动“证照联办”扩面增项,深化政务数据汇集共享,提高证照电子化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民营企业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加大重点行业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抓好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强化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加大减税降费等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力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金融环境和信用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力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全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持续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领域价格改革。
持续扩大外贸规模。深入开展“暖企助企”稳外贸系列护航行动,实施中小外贸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出口超1亿元的“小巨人”企业。支持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推进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建设,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组织河北省出口商品网上展示交易会“10+N”线上贸易促进活动,鼓励和支持省内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展会平台推介品牌、开拓市场。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和价格变化,保障铁矿石、原油、LNG、大豆等能源资源进口。有序推进省级服务贸易发展集聚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企业)发展。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办好5·18廊坊经洽会等经贸活动,谋划举办“跨国企业河北行”走进地市、走进自贸试验区等专场活动,通过“云招商”活动向外商精准推介我省重点产业项目,加强外资企业要素保障,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深入推动开发区能级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完善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欧(中亚)班列提质增效,建好中塞友好(河北)工业园,全面推进RCEP成员国间合作发展,加强境外投资管理和境外项目风险防控。建设沿海经济崛起带,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提高沿海3市开放水平,为建设环渤海港口群作出河北贡献。
(七)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共享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举措,持续加强核酸采样、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医疗救治、隔离管理服务、社区防控、健康教育等8支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排查、流调、隔离、检测、救治和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全力防止暴发聚集性疫情。科学精准、坚决果断对风险人员进行隔离,切实做好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坚决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科学开展医疗救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强化联防联控,严防疫情向北京和周边地区输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建成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信息系统,发挥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巩固饮水安全4个工作机制作用,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大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力度,深入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加快推进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集中安置区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邮政快递业服务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开展企村结对共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保持就业收入形势和物价水平稳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工作首位,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加大高校毕业生赴基层一线工作支持力度。加大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力度,多渠道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展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服务功能,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促进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事业。落实“双减”任务,加快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推进全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众兜底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动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做好公租房保障,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首套和改善性合理性住房需求。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惠民实事,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管制措施,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制定省粮食流通管理规定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抓好省级新增政府储备验收入库,强化粮食收购和粮源调配,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计划,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抓好蔬菜生产供应,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强煤炭应急储备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促进煤炭高效生产利用。推进张承百万千瓦大型风电光电基地建设,加快37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建设。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进坝上500千伏新建、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扩建以及张北—胜利1000千伏线路工程前期工作。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与三大油沟通衔接,加快中俄东线南段、蒙西管道、唐山LNG接收站及配套外输管线、秦丰沿海管线等气源干线建设。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政府债务管理,落实政府举债融资正负面清单,加强高风险地区统计监测。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警预防体系,持续强化中小银行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行为。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城市主体责任,防范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稳妥处置个别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扎实开展信访维稳、扫黑除恶、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段安全维稳工作,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