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不一般
这里有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
这是2022年1月1日早晨拍摄的承德避暑山庄景色。新华社发 刘环宇 摄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
这是2021年7月3日拍摄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天下第一关广场夜景。郭楠 摄
明长城“精华段”
(金山岭长城)
这是2019年5月16日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古长城和远山若隐若现,美如仙境。新华社发 刘满仓 摄
荆轲、廉颇……
李大钊、董存瑞、马本斋……
李大钊
这里是常胜将军赵云故里
亦多慷慨悲歌之士
邯郸学步、完璧归赵、
毛遂自荐……
许多你耳熟能详的成语
源于这里的
“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邯郸)
邯郸市丛台公园。宋现彬 摄
一座城市走出
24位世界冠军
32位亚洲冠军
150多位全国冠军……
这里还有个
“冠军之城”
(保定)
荒原变林海的
人间奇迹
也在这里诞生
(塞罕坝)
塞罕坝机械林场
或许你已有了答案
这里是京畿福地
河北
坐拥绵延厚重的历史文化
传承着英雄的精气神
如今
有“三件大事”
在河北更是
非同一般!
“大事”之一
借势国家战略
“强身健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实施近八年
河北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
近4万家
涉及投资1.28万亿元
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这是一场地理位置的“大迁移”
一次生产力的重塑
1月13日,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总装车间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发 苑立伟 摄
精准承接、引投资、
增产值、促就业……
问: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
一辆载着集装箱的大车
从卡口驶入指定海关通道
一直到通过卡口
需用时多久?
答:
不到10秒钟
2021年12月20日,一辆货车通过综合保税区3号主卡口,进行货车入区演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由京冀两地共建的
全国唯一的跨省市综合保税区
已成为京津冀连接全球的
一个窗口
这是2021年12月20日拍摄的综合保税区3号主卡口。该卡口设有16条车道,八进八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与之深度融合发展的
廊坊临空经济区
自贸试验区
2021年
产业项目投资
达300多亿元
临空服务中心等
一批项目拔地而起
廊坊临空经济区。陈童 摄
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
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已建成20多个科创园
亩均投资强度达400万元
入驻科技型企业780多家
连接北京通州与河北燕郊的燕潮大桥。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中国五矿涿州科技产业园
全部建成运营后
预计将新增产值50亿元
就业岗位1万个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赵东升 摄
怎样保证京津冀城市群的人们
可以吃到最新鲜的食材?
建一个“城市大冰箱”很有必要
首衡河北新发地智慧冷链物流园
一期项目
汇聚了来自北京西南郊
京深海鲜等市场的商户
6座大型智能冷库
预计最高存储能力20万吨
提高了环京津
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仓储保鲜能力
吃货表示:爱了爱了~
“大事”之二
锚定千年大计
打造“新增长极”
在“华北明珠”白洋淀畔
10多万建设大军
不分寒暑,忙碌施工
2022年1月1日,在雄安新区容西安置房项目D标段施工现场,工人在新年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加紧工作。新华社发 傅新春 摄
夜幕之下
灯火通明的各个建设片区
俨然一道
越来越亮的“地上银河”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和大规模建设
同步推进
“未来之城”
孕育无限可能
2022年1月1日,雄安新区容东安置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晨光。毛鹤然 摄
2021年下半年
在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
首批3万余人搬进了新家
2021年10月19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首批安置住房分配工作启动,参加摇号的群众乘坐大巴车进入摇号工作现场。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北京援建的
“三校一院”工程项目
接近尾声
这是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苑内的景色(2021年9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雄安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等一批
高品质休闲设施投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在“雄安之夜”活动现场绚丽绽放。毛鹤然 摄
京雄高速河北段
荣乌高速新线等通车
雄安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形成
2020年12月27日,动车组列车工作人员庆祝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
医院、央企启动疏解
数字人民币来了
人才来了
……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是关键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确保“雄安事、雄安办”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刘东尧 摄
推出“雄才计划”
“菜单式”人才待遇政策包
试行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
为急需人才开通落户直通车
工作人员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工作(2021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数据显示
2019年至2021年底
雄安已实施
重点项目177个,完工60个
累计完成投资3546亿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毛鹤然 摄
2022年启动区
显雏形、出形象的
目标已明确
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
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雄安日新月异
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
典范城市迈进
“大事”之三
乘冬奥东风
交出“两张答卷”
冬奥盛会脚步临近
“塞外山城”——河北张家口
即将迎来“高光时刻”!
这是2021年9月27日拍摄的太子城冰雪小镇(左)和高铁太子城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中国建造确实牛!
过去七年间
张家口赛区
76个冬奥项目建设任务
全部提前高质量完成
2021年12月23日,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配套设施和临时设施
全部建成
工作人员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工作(2021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惊艳世界的“雪如意”
以及“冰玉环”等标志性工程
获得国际奥委会高度赞誉
冬奥配套设施和临时设施全部建成。这是张家口赛区奥运村景色(2021年12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2021年12月30日
京张高铁
迎来开通两周年
坐着高铁去滑雪、看冬奥
得劲儿!
抓紧机遇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张家口市发展冰雪经济
新型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动冬奥机遇
加速成为发展“红利”
法国MND索道
苏法格造雪机
瑞士BMF索道
意大利天冰造雪机
……
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工人在厂房内保养检修造雪设备(2021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在张家口高新区
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
一批冰雪装备知名企业
先后落地投产
2020年12月5日,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内查验造雪机。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产业园已累计签约
冰雪类项目48个
计划总投资超过45亿元
这是2021年12月28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和高铁站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当地的人们
也从冰雪产业里找到工作机会
在家门口捧起了“雪饭碗”
据不完全统计
超过3万人直接或间接
进入了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
太舞滑雪小镇
与此同时
张家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累计造林1200多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空气质量优于冬奥赛区承诺标准
这是张家口市崇礼区森林茂密的长城岭(2017年7月29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冬奥会筹办带来的发展机遇
让产业更“绿”
形象更“新”
大好河山更“美”
张家口大境门。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站在新起点
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
带来的强大发展势能
正在加速释放
河北正以崭新的姿态
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在迈向新征程的路上
以实干+奋斗
快步前行
“三件大事”仍在继续
不一般的河北,全力以赴!
策划:李凤双、刘健、钱彤
监制:王文华、周红军
执行:刘晓超、朱永磊
统筹:张涛、翟子赫、翟晓敏
执行统筹:梁甜甜、邢玉伟、魏会博
文案:杨丹宇
记者:齐雷杰、闫起磊、高博、白明山、杨帆、杜一方
视频:曲澜娟、岳文婷
摄影:杨世尧、牟宇、朱旭东
海报:王佳、马欣译
新华社河北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