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怀来县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耿辉 摄
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燕赵热土镌刻下历史的荣光。
这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开启。
这一年,是河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十四五”如何迈好“第一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拼搏竞进,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三件大事”齐头并进、有力有效,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势头良好,改革开放蹄疾步稳、亮点纷呈,污染防治全面发力、效果明显,民生保障力度加大、惠及民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知之深,爱之切。回眸2021,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亲切关怀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冒着严寒、踏着冰雪到我省张家口实地考察,就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大家,“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走进意蕴悠长的园林庙宇,感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启迪;来到欣欣向荣的乡村社区,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图景。
2021年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致贺信,深刻阐释了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推进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往交流交融作出重要指示。
核心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方向,奋斗开辟新局。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进一步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始终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航向奋勇前进。
忠诚担当
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鼓舞人心的话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温暖着燕赵儿女的心。
“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以河北之进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充分彰显了省委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这一年,我省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筑牢对党忠诚之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省委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高位部署推进,精心组织实施,做到规定动作规范有效、自选动作出新出彩。
王东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担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宣讲团团长,有序有效召开动员大会,7次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推进会、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带头赴西柏坡、雄安新区、燕山大学、李大钊故居、涉县、张家口、阜平县、河北师范大学等作宣讲报告,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头解决群众问题。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正谱任省委宣讲团副团长,到省审计厅、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唐山市、正定县等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其他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也深入一线讲党课、作宣讲。省领导带头示范,上下同频共振。
各地各单位均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细化实化,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忠诚之问、初心之问、担当之问、实干之问,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机制明确、预期效果明确。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河北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百年党史和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这一年,我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统筹推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1年1月、10月,新冠疫情两次在我省局部地区出现。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精准确定封控区域,全面落实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筑牢“三道防线”,科学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疫情流入北京。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和“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9060.7亿元,同比增长7.7%。
这一年,我省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2021年5月,全省49442个村、3881个社区圆满完成“两委”换届任务,一批优秀人选充实进基层班子。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开展“三基”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21年,我省严肃查处了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省公安厅原副巡视员许振霞、石家庄监狱原监狱长刘建华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公开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有力有效遏制了“四风”问题。
这一年,我省持续强化法治社会建设,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省级综治中心和11个设区市、167个县(市、区)、2254个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全部投入使用。
这一年,大事多,喜事多,河北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体现忠诚干净担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其背后,是安保维稳战线奋斗者的艰辛付出。
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燕赵——砺剑铸盾2021”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省法院扎实推进诉源治理、一站式建设。2021年,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7个、涉恶团伙7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人,破获案件609起。
这一年,大事多,难事多,河北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体现忠诚干净担当。
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持续开展基础摸排,对大货车、网约车、在线教育、家政服务等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巩固深化联动监督,聚焦突出矛盾,推动解决问题;持续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攻坚,信访积案基本全部化解。
践行嘱托
“三件大事”齐头并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为河北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实现新突破,河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1年第一天,王东峰便到雄安新区调研慰问。近年来,他坚持每半月至少一次到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实地调研检查,解难题抓落实,其中大部分是在节假日。他多次强调,要聚焦办好“三件大事”战略重点,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扎实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加快推动“两翼”发展。
2021年10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正谱一到任,就主持冬奥会筹办工作专题会议,到张家口市崇礼区调研检查。他强调,要认真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扎扎实实、精益求精做好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
这一年,我省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聚焦“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交通网络“连起来”。
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通车运行,平面道路变为多维立体枢纽,4条跨界骨干道路全部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21年,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不断打通“瓶颈路”,消除百姓出行堵点。截至2020年底,我省与京津已联手打通“待贯通路”“瓶颈路”32条段,共计2005公里。
生态环境“美起来”。
2021年12月1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启动秋冬季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执法。守护头顶这方蓝天,三地联防联控已成常态。2021年,我省优良天数269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天数占比达到七成以上。
产业协作“串起来”。
坚持功能互补、融合互动,三地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236个。
这一年,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2021年10月19日,容城县晾马台镇王家营村的陈伟峰4分钟就完成现场摇号,选中了新房。当日,雄安新区启动容东片区首批安置住房分配现场摇号工作,容东片区作为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投入使用。
承载千年大计任务的这片土地,每天都在积蓄成长的力量。
塔吊林立、热火朝天,重点项目筑牢未来之城根基。
截至2021年11月底,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1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38亿元。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总长度545公里的“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道路网络全面建成。容东、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加快建设,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雏形开始显现。
创新机制、提高效率,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疏解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即来即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在北京开通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窗口,在京就能办理雄安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在新区注册的三千多家企业中,80%都是北京的科技型企业。中国星网、中国中化等落户新区,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100余家。
这一年,我省借力冬奥加快打造河北重要一翼,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着眼赛时需求,我省在完成76个冬奥项目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不断细化安保、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领域工作,全面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
冬奥会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以省级冰雪运动会为牵引,我省已实现社区冰雪运动会全覆盖,“冰雪大篷车”巡回体验活动将覆盖1万个以上行政村,“校园冰雪季”系列活动将覆盖1393万名在校大中小学生,确保在北京冬奥会前高质量实现全省3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乘冬奥东风,我省着力打造冰雪产业强省,冰雪装备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10月,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95项,总投资348.73亿元,实现产值9.61亿元。
圆梦小康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河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疫情、灾情等挑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翻看王东峰的调研检查记录,乡村振兴工作是重要内容。2021年8月11日,王东峰到平山县北庄村调研。他与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全体党员的重要回信,与大家共算强村富民账,共谋乡村振兴路。
王正谱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检查乡村振兴工作,强调要加快产业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打造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成果来之不易,巩固成果同样任务艰巨。
这一年,我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在全国率先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4.56万户、10.73万名防贫监测对象因人因户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省未发生返贫致贫问题。
美好画卷,在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中铺展——
对于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的种植户来说,2021年又是一个马铃薯种薯丰收年,全村微型薯种植产值超过1000万元。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这一年,我省将62个脱贫县全部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细化15项支持政策,强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旅游产业、家庭手工业等特色产业。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河北一产增加值2335亿元,同比增长6.8%,创“十三五”以来新高,高于上年同期4.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6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城镇居民4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6.1个百分点。
幸福笑容,在越来越红火的日子里绽放——
2021年国庆节期间,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骆驼湾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村口竖起的8个红色大字“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格外鲜亮。现在的骆驼湾村,成了美丽富饶的全国文明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
这一年,河北有力推进2341个美丽乡村建设,所有村庄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着力打造了496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农村地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1296.5万户农村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希望的田野正在绽放新的梦想。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3%……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消费形势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精神,“去调转”协同推进,转型升级步履坚实。
坚决去,“去”出产业竞争力。
2021年9月29日,年产800万吨钢铁的河钢宣钢全部钢铁产能实现关停,张家口实现无钢铁生产市的目标。至此,环京的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
“去”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优质高效供给。
2021年10月2日,王东峰来到宣钢炼铁厂2号高炉,实地检查钢铁产能退出和高炉关停情况,对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给予充分肯定,叮嘱河钢集团负责同志积极稳妥安置职工,推动宣钢公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主动调,“调”出发展新动能。
这一年,我省大力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持续深化“万企转型”,推进“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不止是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二一”产业格局得到巩固。2021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8.0∶40.0∶52.0,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
加快转,“转”出发展高质量。
2021年9月6日至8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举办,签约项目近200个,签约总金额1200余亿元。
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加快“转”出发展新动能。2021年1至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4%、12.5%,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新开局绽放新气象、指引新未来。
2021年4月13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获奖的262项“河北创造”,共拥有专利、标准等各类知识产权1144件。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我省共有17项科研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进一步增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300家,总数达9.2万家。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也要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国有企业、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自2021年7月1日起,在“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基础上,将国家设定的523项、我省自设的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2021年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05.41万户;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725.91万户,居全国第7位。
以开放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合作竞争新优势——
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2021年9月15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在廊坊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
优势产能积极“走出去”。2021年6月9日,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展示了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新高度。
深耕改革“试验田”,建设开放“新高地”。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9年8月30日挂牌设立以来,98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9项,有效实施率达90.8%。
2021年前11个月,河北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分别同比增长69.1%、55.1%和57.3%;实现外贸进出口551.5亿元,较2020年全年增长18.2%。
生态优先
美丽河北绽放新颜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承德考察调研指导,首站就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河北实践熠熠生辉。
2021年9月底,塞罕坝机械林场捧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近年来,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林场带动了周边4万多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的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这一年,王东峰紧抓生态文明建设,每到各地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一次次调研考察,一次次重要部署,宣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彰显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2021年,我省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出台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打出压能、减煤、治企、控车、增绿“组合拳”,蓝天保卫战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邢台、邯郸、石家庄3个城市成功实现“退后十”。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我省由曾经的7个减少为1个。全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改善幅度。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水清岸绿美景再现——
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白洋淀全力推进九大类66项水质提升工程,淀区和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断面全部达到Ⅲ类。这是自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2021年夏季以来,邢台百泉、狗头泉和黑龙潭等泉眼相继复涌。这背后,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所付出的努力。2021年11月底,全省深层、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30米、2.07米,解决华北地下水大漏斗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曾经干枯断流的滹沱河,如今水清岸绿;曾经水体黑臭的滏阳河,全域治理后重焕生机……截至2021年11月底,我省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2.3%,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分别优于国家目标任务9.2和8.2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燕赵大地绿意更浓——
紧盯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2021年造林178.9万亩,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全市林木绿化率达50%,崇礼奥运核心区更是超过80%。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绿色,正在延伸。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2021年全省完成营造林63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42.37万亩,分别为计划任务的105%和117.7%。625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任务全部完成。
土壤,变得健康。《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一年,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他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老有所养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国之大事”。
我省连续4年将社区居家养老列入20项民生工程,2021年又将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纳入10件民生实事,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安享幸福晚年。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关键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021年,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三基”建设年活动,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为牵引,推动燕赵大地兴起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最是情深岁寒时,群众冷暖系心间。
2021年11月2日下午,王东峰和王正谱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蓝湾家园小区,随机入户,摸一摸暖气片热不热,问一问百姓家中暖不暖。
就在前一天,2021年11月1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提前启动供热。这是河北连续第四年在全省范围内提前供暖。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以百姓心为心”,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021年,我省将事关群众居住条件改善的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纳入20项民生工程。13.2万套棚户区安置房基本建成,305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459个城中村启动改造。
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乡村环境也在持续改善。
在2020年全省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全部完成治理的基础上,2021年,我省631个农宅空置率30%至50%和2995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治理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新增覆盖10780个村庄,387条农村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到位,实现动态清零。
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这一年,我省解决“三点半难题”再出新举措,从弹性放学到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基本服务到开设多样兴趣活动,全省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643万学生乐享此项服务。
让城乡孩子享受便捷、贴心的学前教育,我省精心组织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全省幼儿园总数已达28132所,其中农村幼儿园22914所,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实现了全省农村幼儿园全覆盖。
保障改善民生,我省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2.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15%。
完善基层公共医疗服务。2021年我省实现了中级以上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精神生活更加充盈。全省发放城市文化惠民卡32万张、农村文化惠民券339万张,社区、村庄健身设施竣工10770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
以办实事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成果汇聚民力。寒冬回首,这一年,民生河北暖意浓浓。
*** ***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的河北画卷已经恢宏起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省上下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坚定不移朝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河北力量”。(记者 潘文静 赵建 李巍 米彦泽 贾楠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