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孙犁第一次来到白洋淀,从此便与这里结下难解之缘。孙犁虽不是白洋淀人,然而其文学之路,却发端于白洋淀,时间长达40多年。
1945年孙犁在延安创作了小说《荷花淀》和《芦花荡》,并均以“白洋淀纪事”为副题。当年的5月15日,《荷花淀》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充满抒情、诗意的语言,另辟蹊径,运用诗情画意的笔调给人一种新颖雅致的美感,开创了战争小说的新局面。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孙犁在天津发现并培养了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一大批文学青年,从而形成了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1984年,71岁的孙犁写了小说《葛覃》。在小说里,他说“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孙犁说的是葛覃,何尝不是说自己对白洋淀的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