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技日报
阅读正文

到2025年,我国将新增500多家三级县级医院

2021-07-19 11:08:40 来源: 科技日报

  “截至2020年底,我国县级医院有1.68万所,县级医院诊疗服务量达11.6亿人次,出院人数已经超过8000万,这个量已经占到了全国医院总量的47%、36%和44%。可以说,县级医院占我国医疗资源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目标的主战场。”7月17日,在2021“健康中国·健康县域”中国县域健康大会主论坛中,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健康处处长刘丹,用这串数字勾勒出我国县级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他介绍,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到2025年,我国将新增500多家达到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

  而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诸宏明看来,推进紧密型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

  县域医共体更“抱团”,服务能力提升

  如何强基层、强县城,不断筑牢基层和县城的医疗“网底”?“十三五”期间的答卷,令人欣慰。

  在主论坛发言中,刘丹表示,“十三五”以来,中央投资722亿元,支持2085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极大改善了县医院能力,一些县医院开展神经外科、普外科复杂手术的种类增加,患者入出院和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均超过90%。

  巩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仅需要量的提升,还需有质的保障。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在主论坛发言中表示,“我们在县域医共体的试点推进过程中发现一些新情况,有些地方对医共体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有些地方想搞医共体,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组织了一些专家的坐诊,就把它当成医共体建设的主要内容,这还是不到位的。”诸宏明认为,要搞好医共体,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搞好紧密型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2019年,国家卫健委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确定山西、浙江为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567个县(市、区)为试点县,旨在促进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有效利用,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现在全国有七八百个县都在做有关的试点工作。”诸宏明介绍,目前全国754个试点区县中,符合紧密型标准的区县达到535个,占比71%,比2019年提高9个百分点,86.9%地区明确医共体决策权限,能够对成员单位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比2019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同时,县域和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试点地区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为78%,比2019年增加2个百分点;县域内就诊率为90%,比2019年增加6个百分点。

  此外,72.3%的试点县域内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较2019年增加,牵头医院帮助基层机构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从2019年的9.5个增加到11.4个。

  “这说明牵头医院的龙头作用在发挥,不再搞恶性竞争或者无序流动,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帮助基层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诸宏明表示。

  “十四五”将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进入“十四五”,如何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如何保障县级广大群众的看病就医?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力争实现每个地市都有三甲医院,服务人口超过100万的县有达到城市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要加强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鼓励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等中心,加强远程医疗和信息化设备配备,与高水平省市级医院对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通……

  诸宏明则认为,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大家要成为一家人,一起分工合作,不要争夺病人,而是大医院牵头搞疑难重症的病例,基层做好康复、守门,大家共同下好一盘棋、算好一本账。例如医共体的收入支出分配,特别是一些人员的工资通过一本账来有效计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县医院是龙头,乡镇卫生院是枢纽,村卫生院是基础,希望通过这一轮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改革,让龙头的作用更好地挥舞起来。”诸宏明说。(记者 金凤)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4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