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城网

为地球添一抹亮眼雄安绿

2021-04-22 17:45:25 来源: 长城网

  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处地球一隅的雄安新区,始终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好建设和生态两条底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奋力谱写雄安新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努力为地球添一抹亮眼雄安绿。

  披绿41万亩 千年秀林:雄安绿色名片

  擘画千年大计,“千年秀林”是秀美的起笔。穿过林间小道,容城县高小王村护林员高建勋照例一大早就来到“千年秀林”9号地块1标段上班,防火巡查、整地除草、防治病虫害……“每天都要巡护,大年初一都没耽误。”“千年秀林”造林区域过去很多地方是庄稼地,2017年11月13日,在雄县县城西侧9号地块,他们种下了“千年秀林”第一棵树。自此,绿意开始迅速在雄安新区扩张。

航拍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霍少轩 摄

  仅仅2020年一年,雄安新区重点建设了环淀绿化带、南拒马片林、安新片林带、赵北口片林、刘李庄片林、大清河两侧廊道、唐河廊道等,完成10万亩造林任务,栽植各类苗木280余万株。目前,雄安新区造林面积已扩展至41万亩,树木达200多种,基本形成了“三带、九片、多廊”的绿色空间骨架。未来,雄安新区绿地面积将达到近百万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资料图

  一园一景,林水相依。在容东片区北侧,雄安郊野公园施工正忙。随着一片片树林的栽植、一个个场馆的建设,这里将营造一个充满自然野趣、休闲游憩,强调生态、自然、人文特色的生态空间。

  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放眼新区,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普遍形态。

白洋淀夏日风光。资料图

  生态修复 华北明珠:泱泱碧水映雄安

  春季的白洋淀,芦苇泛绿,清风拂面、水鸟飞翔,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时候的白洋淀回来了。”安新县东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小峰是土生土长的淀区人。他发现,这几年淀里的水越来越干净,不仅看到了几十年不见的鳑鲏鱼,还吸引了天鹅、野鸭、鸬鹚等水鸟栖息。他期盼着白洋淀能早日重现小时候“抓鱼摸虾”的水乡情景。

  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突出了白洋淀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雄安新区设立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启动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行动,结合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难点,确定了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攻坚、纳污坑塘整治攻坚等六大专项攻坚任务。

白洋淀风光。资料图

  为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雄安新区不遗余力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已整治“散乱污”企业13591家,整治完成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和5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规范整治规模化以上畜禽养殖场(小区)378家,其中取缔关停342家,现有36家建成粪污综合利用设施。

  数据显示,在2019年白洋淀水质由Ⅴ类好转至Ⅳ类的基础上,2020年白洋淀水质持续好转,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湖心区水质为Ⅳ类,其中2、4、11、12四个月为Ⅲ类,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度23.7mg/L,同比下降9.5%,实现“全域Ⅳ类、局部Ⅲ”的目标。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今年4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从规划与管控、环境污染治理、防洪与排涝、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方面涉及共100条规定,对白洋淀及其流域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严厉的处罚依法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

航拍白洋淀。资料图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恢复淀泊水面,实施退耕还淀,淀区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左右。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合理调控淀泊生态水文过程,使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米-7.0米。生态补水是白洋淀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2019年,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主体完工,这是雄安新区设立后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至此,白洋淀多水源补水机制基本建成,引黄河水、引南水北调中线长江水、引水库水、再生水等,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雄安新区统筹利用各类水源,积极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2018年实施生态补水3.47亿立方米,2019年实施生态补水4亿立方米,2020年实施生态补水5.4亿立方米,保障了“华北之肾”水量充盈。

  “白洋淀水多了,水面变大了,具备了长时间大规模向下游补水的条件。”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2年白洋淀的最高水位达7.4米,是近20年少有的高水位状态。去年3-6月,白洋淀通过枣林庄枢纽和十二孔闸大规模向下游生态补水,补水约6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下游沿线各地缺水现象,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以淀兴城、城淀共荣。在绿色发展理念之下,白洋淀迎来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众多村民体验到了生态福利。

  综合治理 雄安:做绿色“无废城市”

  2020年,雄安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73,同比下降8.90%;PM2.5浓度52μg/m³,同比下降7.14%,完成河北省定53μg/m³的目标任务,优良天数平均为226天,占比61.8%,同比增加29天,超额完成省定198天的目标任务。

  2021年,雄安新区持续推进全域“无煤区”建设,计划推进完成约2.2万户使用兰炭取暖的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工作;狠抓绿色施工体系建设,持续组织开展“铁拳行动”,加强建设片区内部通行道路扬尘管控、渣土运输车辆全密闭运输,落实“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措施,严禁沿途遗撒、带泥上路;推进低排放控制区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和重型柴油车准入标准,强化在用车尾气排放监管,坚决打击黑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罐车,推动加油站油气回收正常运行。

  2020年,雄安新区推动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雄安新区)整体规划,编制印发了《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2020年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前,容东片区再生建材场一期移动式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开始进行试生产;雄县龙湾镇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1年12月底建成;雄县胡各庄开展“无废乡村”试点建设,探索积分制管理与提篮购物、垃圾分类、物品再利用等行为挂钩,大力推动农村生活端固废源头减量。

  绿色基底越来越实,一个清新明亮的生态空间格局正在雄安新区快速形成。(记者孙文宾、霍少轩)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2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