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记者秦婧 杜一方)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记者遇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90后”青年。他们扎根于此,成长于斯。记者聆听了青年们眼中的“未来之城”,记录下了他们与这座新城的成长故事。
无悔选择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和有志青年怀揣梦想,投身雄安建设大潮中。自踏上这片土地,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与雄安新区交织在了一起。
【出生于1990年·坐标区块链实验室·“数据架构师”吴汉辕】:我之前在上海从事跨境物流大数据方面工作,2020年底来到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现在是应用支撑组组长。新区有很大空间提供给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这里广阔的科研环境会吸引一批“拓荒者”前来,我更愿意在这样一个平台锻炼成长。
↑吴汉辕在研究设计方案。(采访单位供图)
【出生于1992年·坐标雄县北沙口乡·坚固“螺丝钉”尚逸峰】:201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我得知雄安新区招聘选调生,我毫不犹豫报名,顺利成为一名“新雄安人”,现任北沙口乡党委副书记。新区或许是别人眼中的未知之地,却是我心中成长的沃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用自身所学报效国家,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
↑尚逸峰(右)在“走遍雄安”活动中。(采访单位供图)
【出生于1992年·坐标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逐梦“小姐姐”王园园】:2019年硕士毕业后,我并未选择留京,也没有返回家乡河南,而是看中了新区这个真正能够锻炼自我的平台。在参加了雄安集团的统一招聘后,我于2019年7月正式入职,现在是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建设统筹部的一名职员。我憧憬雄安的美好未来,期待在这里学习到更多。
↑王园园(左)和同事讨论工程方案。(采访单位供图)
携手成长
雄安新区,对青年人来说是历史机遇,更是使命担当。踌躇满志的他们奋斗在雄安,与新区共成长。
【出生于1990年·坐标雄县昝岗镇·基层“小陀螺”宋瑞雪】:我现任昝岗镇副镇长。在雄安两年的基层磨砺,让我补上了基层治理这门课,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记得跟包村干部一起组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填写选票时,包村干部特意强调,不可填写平常叫的“小名”,因为也许一个“小名”会对应到多人。这些细节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脚踩泥土,我希望路能走得稳健又坚定。
↑宋瑞雪(左)和同事进行新建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装修方案的商讨。(采访单位供图)
【出生于1990年·坐标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开路先锋”王星运】:我现在是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从2018年12月1日雄安站开工到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开通,我在雄安新区度过了两年难忘的日日夜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能够参与雄安站建设是我职业生涯的荣幸。过去两年,我与同事们一直以“开路先锋精神”自我激励。
↑王星运(中)在雄安站施工现场进行工作。(采访单位供图)
【出生于1994年·坐标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小能手”王旭航】:我刚来时在窗口工作,现在负责中心一些综合事项,工作范围更广了。在这里,我得到了极大锻炼。新区工作节奏比较快,需要承担责任多,这也让我们成长得更快。对于政务审批这项工作,我们想的是如何服务好企业群众,最大效率完成他们的诉求。
↑王旭航在雄安政务服务大厅“您说我改”窗口,处理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采访单位供图)
为之画像
涓涓细流将汇聚成海,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奔赴雄安新区的青年人也终将成为这座“未来之城”的脊梁。他们,描绘下这座城市在自己眼中的样子,分别说出了脑海中的关键词。
【出生于1990年·坐标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开路先锋”王星运】:我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是“奋斗”。2018年我刚到新区时,这里的工地还不是很多。2019年以来,这里的项目越来越多,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建“未来之城”。当下的雄安新区充满活力,有着良好的创业氛围,每个人都干劲满满。
【出生于1990年·坐标区块链实验室·“数据架构师”吴汉辕】:我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是“信任”。在“未来之城”建设过程中,区块链以其“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性,在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之间架起一座沟通连接之桥,为雄安发展奠定坚实的“信任”基础。
【出生于1992年·坐标雄县北沙口乡·坚固“螺丝钉”尚逸峰】:我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新”。通过不断努力用双手去创造雄安,这里的年轻人都怀揣梦想而来,决心把雄安建设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