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误以为“累”“困”“没劲儿”属于正常现象,尤其现在恰逢“春困”,并未把嗜睡、疲劳等现象放在心上。事实上,疲劳既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
生理性疲劳
主要有4个方面:
1.因工作强度大等引起的疲劳;
2.因体质状况或基础疾病引起的疲劳;
3.遇到重大事件,如升学考试等,会引发疲劳;
4.季节因素影响,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劳。
一般生理性疲劳可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消失,若疲劳感经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可发展到亚健康状态甚至成为某些疾病的症状。
现代医学已明确将持续疲劳归类为新认识的一种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俗称“睡美人”综合征。如排除是各种器质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低,或肿瘤等引起慢性疲劳,且疲劳持久或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消除,那您可能就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12个症状判断标准:
1.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3.失眠或经常多梦和早醒;4.头胀、头昏或头痛;5.食欲不振;6.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但又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7.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恐惧;8.兴趣减退或丧失;9.性功能减退;10.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11.低热;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如何治疗?
放松身心
1.有意识地调节高强、高压状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度疲劳。
2.可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风光等。
3.欣赏平和、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阅读或观看积极阳光向上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舞作品等。
4.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散步、保健操、简易舒展运动、按摩、冥想等。
调整生活
1.作息规律,饮食规律。早起早睡,不熬夜,饮食清淡,夜晚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品、咖啡、烈酒等,睡前泡脚或洗热水澡等。
2.养成午睡习惯,给身体适当的休息时间。
3.体力活动、脑力劳动交替进行。
增强体质
1.饮食平衡,粗细搭配,荤素平衡,多食用应季的蔬菜、水果等,增强身体免疫力。
2.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3.咨询医师,在医师指导下可以适当饮用西洋参、枸杞、维生素、氨基酸等中西药,缓解疲劳,增强体质。
4.关注身体变化,如有长期疲劳症状不可消除,及时就医诊断。
来源:中国雄安官网综合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