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河北省疾控中心专家:呼吸道分泌物排毒量是核酸检测阳性的关键

2021-01-18 09:30:49 来源: 河北日报

  原标题:多次检测后“阴转阳”,是检测问题还是病毒狡猾?

  省疾控中心专家——呼吸道分泌物排毒量是核酸检测阳性的关键

  1月16日,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中显示:一确诊病例1月5日、7日、9日、11日、13日5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月15日核酸检测呈阳性。一确诊病例1月3日、5日、7日、9日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月15日核酸检测呈阳性。

  为什么会出现“阴转阳”?我们身边会不会有“假阴性”者?不少网友疑惑,是检测问题,还是病毒狡猾了?……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核酸检测是对病毒遗传物质抓取识别的过程

  “核酸是存在于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之一,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都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刘世友博士介绍,通俗地讲,核酸就是病毒体内的一段“密码”,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而对新冠病毒来说,它的密码是RNA。

  采集咽拭子样本后,会获得大量人体细胞和微生物。正常情况下,样本中会混有宿主自身的细胞、自然携带的细菌或病毒,甚至还有食物残渣的细胞。而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会有新冠病毒。

  刘世友介绍,检测人员通过利用pcr技术,可以把新冠病毒独有的那段“密码”放大,放大到仪器设备可以检测的地步,从而判断是否为阳性。“抓取病毒遗传物质的整个过程,就像是钓鱼,鱼钩会进行识别并抓取,从而让病毒无所遁形。”

  核酸检测呈阳性主要看呼吸道分泌物的排毒量

  多次核酸检测后才呈现阳性的现象,并非仅发生在我省。此前,类似病例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

  “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只存在于少数特殊人群中。”刘世友介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核酸检测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样本采集、运输、灭活、分装和检测等,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出现“假阴性”的可能。比如,咽拭子采集不到位,没有采集到足够的人体细胞,那后期就无法检测到病毒核酸。二是由于病例有个体免疫差异,也与采样的时间、病程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少数病例在潜伏期排毒量极低,此时进行样本采集,容易导致“假阴性”的出现。

  “最主要的还是呼吸道分泌物的排毒量。”刘世友说,目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咽部复制和排出体外最活跃的时间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后,此时咽部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可能性最高。

  “这些特殊病例的出现,并不影响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诊断的金标准,也正因此反复多轮检测才显得更有必要。”刘世友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大家完全不必恐慌。广大居民尤其是中低风险地区的居民,只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居家管理和个人防护,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血液样本并不是新冠肺炎筛查的首选样本类型

  有网友提出,为什么不抽血进行检测?对此,刘世友介绍,这主要取决于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在人体的定殖增生部位。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然后在人体上下呼吸道表皮细胞进行定殖增生,因此,感染者的呼吸道是新冠病毒入侵的主要门户,所以在病毒感染初期对于疑似病例如果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话,鼻咽拭子、痰液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是首选的检测标本,这些标本获得的阳性率也是最高的。

  刘世友进一步解释,在已有的科学报道中,只有在少数病例的血液样本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因此,血液样本并不是新冠肺炎筛查的首选样本类型。(记者 张淑会)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98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