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发展,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60万例;国内多地报告新增本土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就冬春季疫情防控与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给予了回应。
我国多起零星病例的病毒来源基本查清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对此,吴尊友指出,在过去近一年的防治实践中,我国已经积累了一整套及时发现、及时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防控策略。国家部署的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弹的各项措施已经落实到位,国务院还派出了督导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控措施进行督导检查。这些措施能够保证最大限度避免今冬明春疫情卷土重来。
吴尊友介绍,目前我国多起零星病例的病毒来源基本已查清,一是境外感染人员引发的关联病例,二是境外物品污染引发物传人。
我国新冠疫苗安全并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日前,我国已确定了“两步走”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备受公众关注。“这两者是评价疫苗最关键的两个质量指标。”郑忠伟表示,一般来说,疫苗的安全性指的是接种疫苗以后,受种对象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就认为疫苗是安全的。
据郑忠伟介绍,在疫苗的研发过程中,要先后进行动物试验、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要对疫苗在动物身上以及人身上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程度进行评价,最后才能得出疫苗是否安全的结论。
郑忠伟指出,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了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结果显示,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没有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截至12月2日,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郑忠伟说,在全球,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我国是最多的,新冠疫苗的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他强调,由于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很好,在国内不具备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所以我国疫苗研发单位在完成Ⅰ期、Ⅱ期临床试验以后,都是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与境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目前,5款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疫苗研发单位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并不是全球疫情最高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获得Ⅲ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感染病例数速度不是最快的。
郑忠伟指出,疫苗研发必须尊重科学规律。近期,比较快的研发企业已经获得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所需的病例数,正在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相关资料,全力推进我国新冠疫苗的注册上市工作。
阻断新冠病毒的人群免疫力阈值在70%左右
需要多少人次接种新冠疫苗才能建立免疫屏障?对此,王华庆回复说,不同传染病的传播系数是不一样的。过去,有天花、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的传染病流行,因为传染性不一样,传播系数也不一样,所以建立起来的免疫屏障阈值也不一样。在传染性当中,麻疹和百日咳较强,如果要阻断其流行,人群的免疫力要达到90%~95%。
关于阻断新冠病毒,王华庆指出,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大概的人群免疫力阈值在70%左右,或者比这个稍微低一些。随着第一步实施重点人群免疫之后,后续还会扩展到其他人群。当人群中的接种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时,这个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王华庆强调,接种疫苗后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他防护措施如注意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也同样需要继续保持。
接种疫苗需携带身份证或接种证并留观30分钟
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王华庆说,接种人群需采取预约方式并提前了解接种流程。在接种之前,受种者携带身份证件或者接种证,同时要客观真实地填写自己的健康状况。
据王华庆介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苗与其他任何灭活疫苗类似,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等,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恢复。严重异常反应通常是指接种后发生危及生命或造成伤残、失能等情形,需要采取现场急救和住院治疗等措施。根据目前掌握的我国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没有此类严重异常反映情况发生。
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王华庆回复说,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公布之前,还是建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不要同时进行接种。王华庆还指出,一般通用的原则,就是对孕妇不建议进行接种,因为大多数疫苗这方面研究的数据较少,所以不推荐给孕妇来进行接种。(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