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学
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安新县对原教师进修学校、原教育局教研室和电化教学管理站等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它的成立承载了雄安新区和安新县委、县政府对未来教育的深切期望,也承载了安新人民对教育发展的殷切期待。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中心主任李建学。
记者: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是在何种背景下成立的?
李建学:早在2013年,河北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精神,出台了《关于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省规范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有关要求。雄安新区设立后,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安新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为贯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深化安新县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谋划成立了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全县教师队伍的现状。
李建学:安新县现有中小学校(园)长275人,在岗教师5320名(含民办教育),平均年龄38.8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580人,学科结构基本合理。雄安新区设立之前,全县教师队伍整体上是一个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优秀群体。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及管理方式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与现代教育、未来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素养及教育创新能力还需要提高。随着雄安新区未来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全县教师队伍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正得到普遍加强。3年来,省教育厅和雄安新区组织了一系列高层次、高密度、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县域层面与京津冀优质学校的对接培训、跟岗学习,使得全县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创新意识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记者: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们中心今后如何开展好工作?
李建学:我从一名教师做起,先后在安州中学、安新中学、安新县教师进修学校、端村学校工作,有近30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中小学教育和教师教育所有学段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结合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及发展定位,我曾给中心全体教师做了一个题为《关于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哲学思考》的讲座,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中心的工作定位、责任使命、发展目标、实践路径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中心”要成为全县教育未来发展的培训者、管理者、研究者和领航者。
作为培训者,我提出了“以专业引领专业,以学习促进成长,以创新推动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以“师道”引领区域教育的“教学之道”“治校之道”“发展之道”的工作思路,将在全县着力打造一支有教育情怀、有使命担当,有先进教育思想和崇高教育理想,有专业教学及管理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校(园)长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专、创新实践、长于研究、潜心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
作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我提出以“县域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为工作内容,以“做县域教育发展的政策智库、区域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者、国内外教育资源、教育智慧的分享平台”的工作愿景。工作中,将全面调整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导向与评价机制,全面实施县域优质教育均衡化推进,全面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图书仪器及信息技术装备管理;通过项目式学习研究、学习型组织建构、针对性课题引领为县域教育发展助力,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领航者”,中心将努力成为“国内外教育资源、教育智慧的分享平台”。我们将立足当地,放眼全国,全面汇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领航我县教育事业高点定位,高速发展。
记者:“千年大计,教育先行”3年提升计划,对新区教育工作产生了何种影响?
李建学:2017年12月10日,雄安新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千年大计、教育先行”3年教育提升计划,对雄安三县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把三县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整个新区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三县各级领导干部在新区建设初期,就对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了充分的认知,同时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新区教育发展的关切,凝聚了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新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新区教育3年提升计划的提出,明确了当前新区教育发展的时间表和任务单,使三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加快了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催化了三县教育的“自我革命”和跨越式发展,使得一些长期制约三县教育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形成了社会各界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记者:你对未来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何期待?
李建学:伴随着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序幕的开启,新区未来的教育事业也将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期待,未来新区在规划建设中优先实施教育事业的提升,让雄安的孩子们能够早日享有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未来新区教育事业加强集中指导和管理,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快速带领新区由教育洼地向教育高地迈进。我期盼,新区未来的教育事业能够早日成为引领全国乃至世界教育的高地。(记者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