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9日举行的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阶段成果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首个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研基地”)在献县初步建成,并在京津冀地区实现了中低温地热发电与供暖高效利用。该科研基地的基本建成,将对京津冀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水文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在献县施工了3口探采结合井,最深达4000余米,在3790米深处探获中低温热储层,热储温度近110℃,是京津冀地区极具潜力的地热储层。以此为基础,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浙江陆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献县共同建设了该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目前对地热开展了两级利用。第一级利用是地热发电,首期装机容量为280千瓦,进水口温度为95℃,出水口温度为72℃,发电效率为10%,所发电力为科研基地和所在地提供日常用电。第二级利用是居民供暖,用钛金换热板换热后的尾水为周边3万平方米居民建筑供暖,室内温度可达23℃以上。
下一步,科研基地将继续开展深部地热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将地热发电扩容至400千瓦,供暖面积扩大到30万平方米,并利用地热发电和供暖的尾水开展地热种植、养殖、地热观光等研究,形成地热资源发电、供暖、特色农业多级利用。(记者戴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