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8 10:30:17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雄安新区召开党工委委员会议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做到新区疫情防控和规划建设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中国雄安官网2月8日电 2月7日,雄安新区召开党工委委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新区贯彻落实意见。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新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政治站位,科学研判形势,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第一位任务来抓,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区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要落实落细联防联控措施,提升排查效率,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应对节后返程高峰,确保疫情不输入。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要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坚持四级书记抓疫情防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新区规划建设各项任务,把项目疫情防控作为复工首要条件,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新区建设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新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0-02-11 08:53:38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河北雄安新区首批21个重点项目复工 当天预计进场2000人
2月10日,雄安新区首批21个重点项目复工,当天预计进场2000人。首批复工项目主要包括6个春节期间持续开工未停工项目和15个复工项目。预计到2月底进场6000余名复工人员。
据介绍,6个春节期间持续开工未停工项目包括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雄安高质量建设实验区(生活)项目、K1快速路(一期)项目等。15个复工项目主要包括容东内部施工通道、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工程、容城县大水大街与荣乌高速互通工程项目、雄安站西侧干路项目、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等。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复工项目顺利进行,雄安新区对建设项目复工人员居住和疫情防控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针对重点项目复工条件,重点控制人员进入,严格复工审批程序,明确参建各方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利用现有临时建筑集中住宿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原则上就近选择用工人员,明确施工人员来源,并提供由人员所在地基层单位出具返岗前14天接触史证明及单位承诺,确保万无一失。
新区严格项目复工条件和疫情防控方案审批,制定复工审批流程,确保成熟一个审批一个。严把人员进场核查关,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提前规划人员住宿管理、封闭管理、隔离管理等措施,达不到复工条件的坚决不允许复工。严格进场人员进场审批,提请项目所在地防疫管理机构验收后,项目人员方可组织进场。
按照要求,复工人员要接受所在地防疫部门指导监督,建立每天联合巡查和报告制度。进场后,施工单位要结合进场安全教育,组织防疫培训和教育。纪检部门要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进行督查,确保不因为工作失职导致漏查漏报,发生群体性聚集交叉感染事件。加强对设计、监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严格各项防疫措施。
强化联防联控,施工单位要强化与新区各级疫情防控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紧密协作、加强配合,确保防控工作有效衔接、不留死角。建立与项目人员工作、住宿点所在村镇沟通联络机制,共享人员信息,联防联控。(记者原付川)
2020-02-08 21:05:39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2月8日电 2月7日,雄安新区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通过13条具体措施综合施策,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是新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针对新区传统产业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压力进一步增加的现状,更好发挥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势的背景下制定的。
强化金融支持
增加信贷投放。协调新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确保贷款余额不下降,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新区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做好企业续贷服务,努力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
实行贷款贴息。对2020年1-6月新区金融机构新增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经审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每户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对经审核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每户贴息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创新产品服务。支持鼓励新区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精准匹配、综合成本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减轻企业负担
减免中小企业税收。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存在缴税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延期交纳税款。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存在申报困难的,可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申报。对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可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一般不超过3个月。
缓缴社会保险费。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批准可按规定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职工可按规定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
减轻企业房租负担。对于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内正常经营的企业,根据新区要求满员复工复业的,自复工复业之日起给予不超过3元/平方米/天的房租补贴,期限3个月。对于6月底之前入驻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开展实质业务且员工人数不少于5人的企业,给予自入驻之日起3个月房租补贴,补贴标准同上。
支持企业转型创新发展
提供供销对接便利和支持。定期发布更新新区建设所需产品、服务清单,加强对接服务,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根据需求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新区建设企业优先采购。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落实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有关通知精神,优先采购当地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鼓励中小企业针对新区建设需求研发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对于首次投放市场的重大创新产品和技术,可以采取非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支持传统企业融入新区产业链。鼓励企业间资源共享,引导疏解到新区及参与新区建设的大型央企、科创企业向三县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带动中小企业融入高端高新产业链。
加强就业保障
支持企业稳定职工队伍。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等措施,保留劳动关系。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
支持转岗就业创业。新区财政安排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支持传统产业外迁转移和转型升级带来的人员转岗再就业,以及大规模城市建设带来的交通、环保、安全、扶贫、护林、社区等专项岗位和辅助性岗位。
提升中小企业家管理能力。依托专业机构,引进符合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需求的培训资源,线上线下定期举办雄安中小企业家培训,全方位提升中小企业家的创新创业能力。
2020-02-09 11:11:11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容城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指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2月1日18时许,容城县医院隔离病区,被隔离人及其家属高兴地与医生道谢、道别。
“终于可以放心回家喽!”18时30分,容城县居民、在武汉一所高校读研究生的小马,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上签了名。十几天前,小马因突发高烧住院。
与小马同时签字的还有容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会艳。医患双方签字后,李会艳还不忘嘱咐小马在家的注意事项。“这是我最喜欢的签字,患者康复出院最令人欣慰,自己再辛苦也不觉得累。”
得知医院要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建发热门诊,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李会艳主动请缨参战。
“我是科室主任,危急时刻我不上谁上,我不带头谁带头?”这是李会艳17年来第三次冲锋在防疫救治的最前线。2003年的非典、2016年禽流感暴发时,李会艳都主动请缨,战斗在最前线,曾多次参与会诊、抢救多位重症患者。
发热门诊组建以来,李会艳身先士卒,以科室为家,几乎24小时都在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靠一会。
在容城县人民医院,像李会艳这样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有80名。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更会照顾孩子!”31岁的儿科护士靳宇欢,通过竞争成为发热门诊的护士。
小诚一岁多,春节前和父母从武汉回到容城,后因发高烧住院,是靳宇欢重点看护的一位患者。
每次进入工作区域,靳宇欢都得全副武装,戴上两层口罩和帽子、护目镜,穿上隔离服。为了节省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她一穿上隔离服就是8个小时,中间根本不敢喝水。“隔离病区危险系数高,每脱一件都得洗手一次,完全卸下‘武装’少说也得半小时。”
由于护士工作包括给患者送饭、处理垃圾、收集尿便标本等,与患者接触时间更长,危险系数更高。为此,靳宇欢决定自我隔离,每天吃住在医院。
“妈妈,小诚弟弟的病好点了吗?你要好好照顾他。”大年初三,倒班休息时,听着手机里5岁儿子稚嫩的声音,靳宇欢眼泪夺眶而出。“儿子越懂事,我越觉得愧疚,但我知道抗击疫情,就是对家人的最好保护。”靳宇欢说。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我的战友都在这里,我必须回到战场,与他们并肩作战。”31岁的军嫂刘毅,是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她上一次与丈夫见面是去年9月,原本计划正月初二值完班,到石家庄与家人团聚。但疫情来了,和家人打了声招呼,刘毅就报名加入发热门诊。
春节前,产科护士长曹艳杰的丈夫出差时遭遇车祸,造成下半身瘫痪。她悉心照料丈夫,待丈夫病情稳定后,她返回工作岗位,并递交了请战书。“我爱人是一名公安干警,他也希望我尽快加入‘白衣战士’的行列。”曹艳杰说。
“尽力救治每一名患者,这是‘白衣战士’的使命,更能给社会以战胜疫情的信心。”李会艳说。(河北日报记者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