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阅读正文

勇担使命 扎实办好“三件大事”——代表委员热议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2020-01-09 15:36:37 来源: 河北日报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冬奥效应持续显现以及自贸试验区获批等“发展利好”不断增加,2020年的河北,站在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上。

  这些重大历史机遇,正在加速转化为新时代河北发展的强大势能。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以创造雄安质量为不懈追求规划建设千秋之城,以精彩、非凡、卓越为目标高水平筹办冬奥盛会,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河北高质量发展。”

  着力办好“三件大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服从服务大局、扛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在河北落地见效。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确保如期完成协同发展中期目标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参加省两会,来自张家口的部分代表、委员,是乘坐刚开通不久的京张高铁,经由北京来到省会的。和过去乘坐普通列车来石家庄相比,路上用时缩短了4个多小时。

  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延崇高速、京秦高速等多条“对接路”加快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给我省相关各市发展带来新优势。

  “目前在廊坊,京雄、京唐、城际铁路联络线等9条轨道交通,津石、京德、荣乌等6条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轨道上的京津冀’将在廊坊率先实现。”省政协委员、廊坊市副市长张春燕表示,今年,廊坊将在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上继续发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落地等方面持续下功夫,力促交通、产业、生态、功能承接、区域合作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当好全省推进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拓展领域、提升层次、深化合作,如期完成协同发展中期目标。

  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首先得有好的承接平台。

  “截至去年11月底,渤海新区去年新承接京津项目456个,累计承接京津项目1088个。”省人大代表,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将这一突破,归因于产业承接平台的升级。去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加快产业聚集的同时,全力打造医药创新高地。“目前,化学药品研究开发公共实验平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今年7月将投入运营。”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不能是简单‘搬家’,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张国栋代表表示,今年,他们将继续深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加快构建高端原料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和医药特色小镇“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同时,全面启动天津滨海新区·渤海新区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化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对接合作,加快形成协同发展的津冀板块,新承接天津转移合作项目力争突破100个。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我省在承接方向上更明晰,在承接平台上更成熟,在产业吸引上更聚焦。

  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省协同办主任党晓龙表示,今年,我省将积极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曹妃甸、渤海新区、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正定新区等共建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京津产业转移合作先行区。

  “扎实推进协同发展,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改革创新的‘加速度’,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党晓龙代表表示,今年,省协同办将继续抓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和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推出一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开放式建设、市场化运作,扎实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定位,努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相关内容,让来自雄安新区的代表、委员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高标准完善规划设计,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省人大代表,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表示,他们将继续完善规划体系,深化起步区、启动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深入完成11个功能片区的建筑概念设计,形成1+N个功能片区的建筑概念设计;全面落实好各项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真正把高水平的规划严格执行到位,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统筹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人们对新区的明天充满期望。”省政协委员、容城县副县长田素宁建议,要突出抓好容东片区、启动区等区域的高质量建设。要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紧紧围绕创造“雄安质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去年,中电科等一批企业和科研机构落户新区。

  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雄安分公司董事长江涛建议,雄安新区要着力聚集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特别是一流人才资源,集中培育高端高新产业。要制定实施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等鼓励政策,打造科技创新、高等教育、高端产业、总部金融等承接平台。

  江涛委员表示,科大讯飞已成功中标雄安新区“1+2+N”数字身份验证建设规划项目。他们将通过人脸和声纹两大关键生物特征来打造雄安新区的“数字身份证”,加快人工智能在智慧教育与科研体系、智慧医疗AI系统建设等领域的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白洋淀湖心区断面水质提升到IV类,新增造林20万亩。

  “高水平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重中之重。”省人大代表,安新县白洋淀芦苇艺术研究院院长杨丙军建议,要以白洋淀生态治理、植树造林、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推进白洋淀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项目,绝不让一滴污水进淀。加快推动府河、孝义河河道综合整治和河口湿地水质净化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淀区水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

  以场馆建成投运和系列测试赛筹备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

  眼下,正是张家口崇礼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银装素裹的山地间,被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依然在紧张施工。

  “今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场馆建设将全面收官。”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冬奥办主任李璞带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我们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提速提效,确保今年8月所有冬奥场馆和交通、水电、市政、通信、气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太子城冰雪小镇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冬奥村在今年8月达到使用条件。”

  随着场馆条件的逐步完善,今年,冬奥筹办将全面进入测试就绪阶段,2021年初,将有7场测试赛在张家口赛区陆续举办。

  李璞委员表示,我省将以场馆建成投运和系列测试赛筹备为重点,强化统筹协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筹办工作。“以赛事促筹办,我们要通过赛事检验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接待能力,为冬奥会练兵。”

  如何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代表、委员们表示,我省应借助冬奥会筹办的契机,进一步放大冬奥效应,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冰雪运动发展的基石,而群众基础该如何扩大?省人大代表、省体育局局长张泽峰表示,今年,他们将紧抓“去哪儿滑”“谁去滑”“谁来教”三个关键,强力推动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确保完成“2019-2020雪季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达到1700万”的目标。

  张泽峰代表介绍,我省将积极用好国家体育总局“百城千冰”政策,引导社会优质资本参与全省冰雪场馆的建设、运营,努力实现各县(市、区)滑冰场馆全覆盖。同时,以全省冰雪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引导和带动市县两级层层开展,逐级推进,吸引更多青少年和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另外,实施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培训滑冰、滑雪、轮滑和滑轮等冰雪项目体育教师,并培训3000名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参与冰雪运动。

  有了群众基础,还需做强产业。只有不断拉长产业链,冰雪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带动当地产业转型的新引擎。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副市长李宏表示,今年,张家口将以“一城三区”(即张家口主城区,高新区、宣化区、崇礼区三大冰雪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壮大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人才教育培养、冰雪现代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零度以下经济”,做活“冰雪+夜经济”,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推动冰雪运动实现全覆盖。力争到2022年,全市冰雪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冰雪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记者李巍 郭东)

责任编辑: 陈媛媛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43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