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考研热”背后需要冷思考
12月22日,为期两天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据了解,这次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较上年增长17.59%,这也是连续五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上升态势。考研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盲目跟风,做到理性思考、合理规划?
随着考研持续升温,考试竞争也更为激烈。说起为何选择加入考研大军,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的王兰(化名)告诉记者,大二时她从师姐师哥那了解到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教学管理、教研等职位,岗位学历要求普遍较高,决定考研就是希望为自己获得心仪岗位拿到一张“通行券”,“现在就业形势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高学历得到好工作的几率更大。此外,研究生工资待遇普遍高于本科生,未来职业晋升阶段研究生可能上升空间更大。”
燕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王丁宁在校期间开始尝试创业做自己的品牌,目前他的创业产品高端耳机初见成果,但为何依旧选择考研?“未来我希望继续在感兴趣的电子科技领域发展,考研能提高自己的学术知识,接触到更加优质的学术资源,对日后进一步创业也有帮助。”王丁宁说,除了一纸学历,研究生阶段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视野,成为提升自我的重要机会。
“考研是开启学术道路的必经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马昊然说,他上研究生后学术视野宽阔了,更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未来如果继续选择在学术道路上发展,考研不是终点而是必经站。”
此外,不少有名校情结的学生,将考研作为实现梦想的机会。来自海南的小凌本科阶段就读于北方一所双非院校,大四求职时,发现自己就读的院校在家乡知名度不高,就业也没有优势,“决定考研一方面想考回家乡,另一方面考一个当地认可度高的学校,方便以后就业。”
考研热的背后是就业市场对学历的热捧。有专家分析,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不少岗位招聘环节上提高对岗位学历要求。为了拿到入职“敲门砖”,越来越多人加入考研大军。
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同学抱着“考上就读,考不上就工作”的想法,在没有规划前提下,跟风盲目报考,看着身边人都在考研就跟着考研。考研成为暂时逃避就业的一个选择,即使考不上,并不耽误大四就业,做着两手准备,导致复习效率不高。
近几年高校学生“慢就业”“缓就业”趋势增长,考研成为部分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选项。河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王军超表示,考研虽热还需冷静思考,报考前做好职业规划,复习备考阶段坚定目标,才能更高效学习。
“并不是所有专业考研都合适,还需要根据职业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后,再决定是否考研。”王军超还建议,在选择报考专业和学校时,避免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学业水平,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专业背景以及学术兴趣后作出理性选择。(记者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