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昊
从北大理学博士到农村基层选调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选择雄安新区作为梦想起航的地方,践行着年轻一代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他就是安新县三台镇选调生、北京大学理学博士鲁昊。记者日前采访了他。
记者:你作为北大的理学博士,毕业选择有很多,为何选择走选调生之路?
鲁昊:我虽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成长的经历一直在学校,对农村基层工作并不太懂,因此,总想着有一天,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补上这一必修课。这种想法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因为,我们青年人的主场在基层,在一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2018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毕业时,的确有多个选择。我也思考了很多,最终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农村基层工作。
记者:你为何选择来到雄安新区?
鲁昊:从设立雄安新区的那一天开始,身在北大未名湖畔的我,就一直关注着雄安新区的信息,也期待着能与雄安新区邂逅。我深感雄安新区将成为全球瞩目的“未来之城”,深感建设雄安新区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报效国家的壮美人生际遇。在我心里,雄安新区是一座担当新时代发展使命的“未来之城”,是引领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个万众瞩目的美好未来,必定需要无数对党忠诚、对国尽责的有识之士去不懈奋斗。博士毕业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雄安新区招录选调生的信息,便主动请缨,选择了扎根安新县基层乡镇,用自己的脚步去为千年大计丈量,用自己的汗水去为国家大事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去为未来之城求索。我要将雄安新区作为自己梦想起航之处。
记者:你来到安新县基层工作,一年多来是如何度过的?
鲁昊:2018年8月,我被组织分配到安新县三台镇工作。镇党委安排我在党政办熟悉总体镇情和工作流程,随后又去各股所轮岗锻炼。
我所工作的三台镇,是雄安新区的起步区,被誉为“北方鞋都”,鼎盛时期有制鞋及相关企业近3000家。面对新区建设的需要和环保的要求,这个有着40年制鞋历史的小镇,亟需转型升级或转移提升。为迎接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镇里的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又艰巨,既要促进企业转型转移,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困难群体脱贫攻坚战。尤其是今冬的“气代煤”工作,因为我镇基础建设情况复杂,户数多,施工难度大,全镇上下连轴转,镇里党政主要领导更是夙夜在公,经常开会至深夜。他们这种忘我无私、默默奉献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我。我也必须像他们那样热忱地去为新区建设、去为人民幸福添砖加瓦。
记者:你在三台镇都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鲁昊:作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为清理淀区水产养殖,我跟着领导和同事们,与群众扎在一起,帮助他们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寻找销路,尽力减少群众的损失。为更好助力企业转移转型,在镇党委支持下,我联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前来三台镇,为300多位企业代表讲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帮助他们分析研判未来发展方向,取得了良好反响。为进一步激发鼓舞广大干群建设新区的热情和干劲,镇党委让我邀请“载人深潜英雄”称号获得者、蛟龙号主驾驶傅文韬同志作报告,在全镇干部职工和各村“两委”干部及党员中引起极大反响,达到了为新区建设凝心聚力的效果。
帮助困难群众精准脱贫,一直是镇党委和镇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这6个字所蕴含的担当责任和温暖力量。我积极参与到了这场硬任务中,从政策学习到入户走访慰问,从贫困人口情况整理到扶贫迎查,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一丝不苟,尽力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推进“气代煤”工作中,我们着力在供暖之前能够让老百姓顺利使用清洁能源取暖,这都是一件件刻在心里的,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
记者:你是何时到新庄窠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的?
鲁昊:2018年10月,按照河北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三台镇党委分配我到新庄窠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我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中,不仅积极配合支部书记工作,还主动请缨帮助村里管理党建工作。也正是在村里的所见所闻所行,让我明白了基层党建的深刻内涵。
我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确定了村里的党建工作思路:从“学”做起,即定期授课,组织党员一起学习党章、学习党史;从“实”抓起,即摸清本村党员数量、年龄段、地域分布、文化层次等,有针对性地引导激励大家为新区建设发展建功立业。
记者:在基层工作期间,你结合自己的专业都做了哪些工作?
鲁昊:三台镇是北方重要的鞋业生产基地,从业人员10多万人。我到任后,走遍全镇12个村所涉及的绝大多数企业,一方面做企业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为他们解读雄安新区规划、政策、理念。同时,我还结合自己所学的地质学知识,深入白洋淀开展生物多样性、水文、地质等方面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目前,我编纂的一本关于白洋淀的专业著作已经完稿,正待出版。
一年多的基层磨砺,使我补上了基层治理这门必修课,让我学到了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在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之后,深深懂得了基层是国家一切发展的根基。这里不仅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一线,还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更是当代青年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广阔舞台。
记者:在未来选调生的日子里,你有何期待或打算?
鲁昊:感恩雄安新区这方热土,感恩三台镇的干部群众。他们用热情善良接纳包容我,用他们的激情奋斗感染激励我,心里越来越觉得,我和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结下难解难分的缘。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用自身所学,在雄安新区扎根奋斗,在基层一线磨砺成长,努力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满怀激情,倾己所能,一心只为实现中国的千年大计,一心只为建设世界的“未来之城”,一心只为浇灌新区人民的幸福生活之花,这将是我一生的使命和荣光。(记者 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