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用奋斗精神记录精彩奋斗故事

2019-08-26 09:54:00 来源: 河北日报

在邢台县前南峪村,记者张怀琛(右二)在采访村民,听人们讲述当年治山的艰辛。记者郭伟 摄

记者李建成(左一)在塞罕坝林场体验松毛虫防治烟机作业。记者霍艳恩 摄

4月26日,雄安报道组记者在河北万发集团的服装车间采访。通讯员李达 摄

8月23日,记者张晶(中)在阜平县顾家台村采访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通讯员刘君 摄

记者赵书华(左一)在田间采访。 通讯员杜陈 摄

记者邢云(左)在广宗县采访退伍老兵吴洪甫。陈建宇 摄

  在山乡巨变处,追寻不变的初心

  人们形容50多年前的邢台县前南峪村,是“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灾不保收”。1963年一场暴雨,冲毁耕地300亩、果树2400株,造成泥石流246处,房屋倒塌165间,粮食绝收。

  夏日,当记者再次走进前南峪村,树木郁郁葱葱,林海一望无垠。村里柏油路宽敞平坦,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两层楼民居,幼儿园、小学、医务室、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

  什么是山乡巨变的动力之源?带着问题,记者到这里蹲点调研,在农家院里、巷尾村头与村民唠家常,到林地果园、工厂车间看村庄新发展。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答案渐渐清晰,那就是党员干部始终不曾忘却的初心、始终没有停止的奋斗。

  回望历史,初心如磐。向荒山秃岭宣战,党员干部永远冲在第一线。治东沟时,老支书郭明耀腿被滚下的落石砸中,血突突直冒,可第二天他又拄着木棍一瘸一拐上了山。打眼放炮,老书记郭成志拣最大的锤抡,出现哑炮,他又第一个冲上山排险。最终,前南峪用15年完成了20年规划,山场全部绿化。“当一任干部,创百年基业。”郭成志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对村民立下的誓言。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到上世纪90年代,前南峪村先后办起了12家企业,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抉择时刻,又是村干部力排众议,“关了‘黑’的,再建‘绿的’。”“70后”村党委副书记郭高升主抓旅游,谈漂流滑道合作、谋划建设高标准度假村、打造智慧景区……近几年,为了给前南峪发展“提档升级”,他又拿出了当年老书记们背石上山的劲儿。时代不断向前,但前南峪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初衷和使命始终没变。他们交出了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秀答卷。

  寻找前南峪的初心,记者在村里的年轻人身上有了更多新发现:为了“明天更美好”,他们拿起鼠标、使用电脑,一如当年前辈们扛起锄头和钢钎。在经营前南峪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是党员干部最坚定的追随者。

  再访“老典型”,记者也在前南峪的变与不变中擦亮了自己的初心:想要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就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守牢这个初心,我们就有了不竭奋斗的动力、攻克万难的勇气。(记者 张怀琛)

  接力奋斗,让美丽高岭更美丽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

  在塞罕坝蹲点一周,我们经历了四季。前一天,还是春雨绵绵,丝丝喜雨滋润百万亩林海;过一天,就是大雪纷飞,白毛风吹得人出不了门;再一天,又是骄阳似火,气温直升30℃。

  我们为塞罕坝气候的多变而苦恼,而这对于在这里坚守的塞罕坝人来说则是常态。下雨了,他们会为森林旱情缓解而高兴;起风了,他们会为新栽的树苗而惦念;高温了,他们会为防火压力增大而担心。你看,无论遇到什么,塞罕坝人都会习惯性地和树联系在一起。

  展览馆里,图片无言讲述着奋斗者之歌。1962年,来自18个省(市)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奋斗者,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塞罕坝。他们啃窝头、喝雪水、睡窝棚、钻地窨子,用心血和汗水在莽莽荒原筑起万顷林海,创下绿色奇迹。

  石质阳坡,新一代塞罕坝务林人在山高坡陡、岩石裸露的最后空地上继续播种绿色。攻坚造林8.9万亩,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悄无声息,塞罕坝人又创下一个绿色奇迹。

  凌晨3时,“森林医生”宣力元已经在奔赴防虫作业的路上;清晨5时,“大黑人”赵宁准时起床,为上山攻坚造林做准备;中午1时,“看不见山就空落落”的李明君躺在林子里,睡得香甜;下午3时,研究员付丽华脱下长裙换上迷彩服,扎进林子调查取样……在塞罕坝,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远离城市的繁华,选择在大山中和林子一起成长,而黝黑的肤色是见证他们奋斗的最美印记。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据测算,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达到206亿元,年涵养水源1.4亿立方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在塞罕坝落地生根。

  到塞罕坝采访,接受的是一次洗礼。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信念,造就的不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精神高地”。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诞生于“林一代”,发扬在“林二代”,传承至“林三代”,一代接着一代接力奋斗,美丽的高岭会更美。(记者 李建成)

  时刻保持“奔跑”的状态

  要“身入”关注群众心声和利益,更要“深入”着眼大局抓新变化,通过仔细观察、专业分析,回应社会关切,这是我参与这次蹲点调研的最大体会。

  十几天的雄安新区蹲点采访中,我们一直行走在采访的路上。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我们采访BAT雄安新区负责人,了解智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与当地服装老板老姜和年轻创业者小谷谈心,听他们讲新区设立后的新变化;专访规划专家夏雨和李伟,探寻规划编制背后的故事;与环保专家程钢、“千年秀林”专家徐成立对话,解读新区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变化。

  采访状态下,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细地记录每一个采访对象的每句话,注意观察每一个细节,并努力从中提炼共同点。“宁可小,不要残,得让小树健康成长。”“千年秀林”栽林员张小乐的一句话,让我们一下子抓住了主稿的突破口和主题——成长。

  采访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当地百姓、党员干部,还是外来建设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呈现出来的是“这座未来之城每天都在成长”。于是,我们围绕这一主题,采写了主稿《雄安,成长的力量》,配稿《让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完美呈现》《用奋斗助力数字智能城市建设》《与新区共成长让人生更精彩》等3篇专访雄安“追梦人”的报道。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再次体会到,改进采访作风是改进文风的前提。只有“身入”,进行扎实采访,接触到最鲜活、最生动的实例,并使用百姓的语言,才能让百姓愿意看、看得进;只有“深入”,调研观察新变化、社会热点,才能把稿件写到读者的心坎里。

  好的作品一定是“跑”出来的,只有深入深入再深入,才能写出有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在新区,我会时刻保持这种“奔跑”的状态。(记者 原付川)

  为雄安“追梦人”点赞

  夏日的雄安,蒙蒙小雨下个不停,乘一只木船,漂浮在白洋淀上,蛙鸣、苇香……恍惚间,我仿佛置身江南水乡,温婉惬意。无法想象,这座被冠以“千年大计”之名的“未来之城”,在蓝图变为现实后,会是怎样一派蓬勃生机。

  雄安新区设立后,我多次来这里采访,加之此前拜读同行的相关报道,对雄安已有一定感知,但要想挖掘出更多雄安好故事,传递雄安好声音,我深知,必须把“根”扎在雄安大地。

  唯有走进,才能发现。蹲点调研十几天的采访,我走遍了大半个雄安。在这里,我看到了众多雄安奋斗者奔跑追梦的身姿;听到了规划建设一线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了雄安大地迸发出的无限活力。

  白洋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千年秀林、京雄城际建设现场……每到一处,我对“千年大计”“雄安质量”的认识都会随之加深一层。

  “我希望将来世界名品出在雄安,雄安精品出在万发集团。”在容城河北万发集团,面对“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77岁的董事长姜万发信心满怀。

  “这里是雄安,我们的卫生和服务水平一定要按照最高标准,这样才符合千年之城的气质。”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西式快餐店里,店长谷丽带着工作人员用最先进的设备把刚到店的鲜肉和蔬菜检测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正谋划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在雄安新区更大发展。”在百度雄安公司,总经理甘鹏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全国首辆商用级无人驾驶微循环电动车“阿波龙”。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雄安,一个个追梦人的身影,深深感动着我;一个个活力迸发的新事物,着实让我振奋。

  近十个小时的视频素材,如何筛选取舍?如何谋篇布局?在同行前辈的指导建议下,我从讲故事入手, 以点带面,用个体展现整体,通过人物故事展现雄安规划建设的宏大主题。时长三分半的微视频《雄安“追梦人”:与新区共成长 让人生更精彩》一经发布,便引发受众强烈共鸣。一位雄安建设者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微信:雄安“追梦人”的昂扬姿态不正是新区蓬勃发展建设的真实写照吗?我随即回复:为雄安“追梦人”点赞!

  未来之城越发清晰,美好生活令人期待!雄安,这方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热土,澎湃着生机与活力。有幸的是,我能参与其中,成为记录者,成为见证者!(记者 张晶)

  在希望的田野上发现好故事

  5月5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报道《乡村振兴,再蹚一条新路子——万北村纪事(下)》刊出,记录了河北省农村大包干第一村——邯郸大名县万北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大胆探索的故事。5月19日,大名县的一些干部告诉我,当日,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中的乡镇卷申论部分,“给定材料”用的正是这篇报道的内容。

  文章合为时而著。新闻只有关照火热的生活实践,触动时代的神经,才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应。改革开放初期,有篇在媒体界很有名的报道《经济学家赶集》(刊于1980年4月25日《市场报》),记录的是75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的全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市场经济的萌芽——集贸市场开始出现,一时引来热议。《经济学家赶集》正是通过经济学家赶集所观察到的场景,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商贸流通带来的生机。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像又一阵春风,在新时代的田野上掀起波澜,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创造。万北村和很多村庄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上锁的宅院”“坐在街角门墩上的留守老人”“空置宅基占80%”“土地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在乡村振兴中解决?万北村乡村振兴的路径是什么?我的报道选取了万北村老支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之间的几次对话,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采写这篇稿件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是《经济学家赶集》这篇稿件,我想,当年,《经济学家赶集》反映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个点;那么,我的报道要拨动的则是乡村振兴这根新时代里的琴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报系列报道刊发之后,万北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先后派出多个调研组到大名县开展深度调研,接着,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农业企业和组织到万北村考察,商谈合作之道……

  见微知著,好的新闻作品永远要在鲜活的生活中捕捉时代的浪花。(记者 赵书华)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

  今年6月份,我去宁晋县贾家口镇采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中刊发了深度报道《一根线缆如何跃上高端》。这次采访让我很有心得。

  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神经”,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宁晋县线缆产业产销量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分量。但在这之前,我对其有“肥而不壮”的印象,并未深入了解。

  这次接到任务后,为准确把握最真实的产业现状,我首先从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了解了面上情况,获知这个产业有八成以上都集中在贾家口镇。随后,我赶到贾家口镇,与该镇主要负责同志,围绕镇里线缆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

  正是从这次谈话中,我了解到贾家口镇的财政收入在三年内几近翻了一番。

  数字背后有故事。2017年西安地铁“问题线缆”事件发生之后,国家相关部委对线缆产业进行了一次大整顿,而宁晋线缆借此时机,割除产业的“坏肉”,增添发展的“新肌”,市场环境得以净化,整体实力变得更强。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抢占高端成为各大企业的市场突围利器。在走访明达、超达等多家大小线缆企业与相关技术带头人聊天时,我发现他们都不是宁晋人,要么来自高等院校,要么来自工业重镇,他们每一个人在业内水准皆堪称优秀。在宁晋工作数年之后,这些异乡人大都选择在宁晋安家落户。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贾家口镇人外出闯市场,逢年过节,街上停的车辆都是外地牌照。

  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一个小镇交汇、融合、发酵,必然催生整个产业持续登高:近三年来,全镇企业有七成以上都与重点央企、大型国企开展了合作。

  这些鲜活的事例和细节,如果没有扎实的脚力,是断然无法掌握的。我深切体会到,“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记者工作的根基所在。“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只有行在路上,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时代。只有深入基层、现场,我们心中才会有感动、笔下才会有光彩。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新闻发生的地方,记录历史的瞬间,成为一名新时代的追光者。(记者 邢云)

责任编辑: 王晓娟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25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