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坐在一上一下的舢舨上,荡舟淀水芦荡,水天轮换摇动,白云悠悠,绿苇起舞,香荷映日,鸟鸣鱼跳……人在碧波上畅游,仙风轻拂,惬意自心中油然而生。
到了白洋淀,就进了水上世界。船在淀上两边摇晃,水从眼前鼓浪远去,前船后橹水影桨声,划进了青色芦苇丛中。水面上边是荷花,荷花旁边是芦苇,苇子身后是杨柳。满眼望去,千顷淀水,百里苇海,水生万物千草百花。
荷花是白洋淀的下凡仙子。摇船的师傅说,淀里荷花,盛开花期有两个月,从六月底开头,到八月底收尾,花落成莲蓬。水浅的开花早,水深的开花晚。据说到了九月间,荷花还是有的,只是这时辰荷花少,淀面全是扬花芦苇的天下。
“我站在一座古桥之上看见一支莲,乘着昨夜的东风,穿越唐诗宋词而来,开成玉环的一袭红裙或是清照月满西楼的罗衫,为今天的盛放领诵……”此时,他人的诗句,读在我口中,轻落在淀里。
“芦苇之乡,甲于河北”,白洋淀是中国芦苇的重要产地。风景浩荡的苇子,春夏碧绿,秋冬金黄;花穗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芦根可熬糖、入药,芦秆可编席、打箔、苇画、造纸等;就连处于生长期的叶、茎、根,都有净化空气与水质的功能。
再看眼前茂盛的芦苇,绿得那么理直气壮,腰杆挺立,碧叶状若云团,在水面上荡漾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大船从水淀的主航道驶过,青纱帐般的芦苇律动出无弦的妙音;小船漂过苇林、荷花和水湾,夏阳的光柱下,鸟飞鱼跃,快活在荷花丛和苇荡林中。
追着唐人王贞白的小船,我有了和先人一样的心境:“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
水鸟是白洋淀的通天精灵。听摇船的师傅说,淀里鸟多得很:大的有绵羊一般体态的鹈鹕,小的有鸡蛋个头的翠鸟;文静的有恩爱的鸳鸯,凶狠的有凌空直下的鱼鹰;还有人称“气象鸟”的灵秀苇莺,鸣叫声音的变化就是在直播“天气预报”,有雨有风还是大太阳,准得很。
你看,那跳跃在荷花上的鸟、飞翔在苇子上的鸟、漂浮在水面上的鸟……它们这是将芦苇荡和荷花淀当成排兵布阵的演练场和才艺表演的大舞台了。
有人说,水鸟、芦苇、荷花是白洋淀的宝;有人说,鱼儿、芡实、菱角是淀里的宝;我却想说,水淀变迁的历史与现实,才是这里的瑰宝。
人在淀上游,心却在历史与现实的天空中流转、飞升。翻阅《京南水乡白洋淀》,得知脚下地处京津石腹地,各距150公里左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著名湿地自然保护区,昔有“北地西湖”之誉。总面积366平方公里,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39个小岛点缀其中,10万亩荷花接天映日,12万亩芦苇密密莽莽……“九曲通淀,一曲同心”,今朝水淀,绘入雄安新区远景规划蓝图,成为高起点国家建设区域上的一颗明珠。
千年大计的热土上,“华北明珠”从远古走进雄安新区时代。这里,凝聚了高屋建瓴的决策,激荡起时代发展的回音;这里,必将荡涤掉一切污泥浊水,走向国富民强、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
雄安白洋淀,生态白洋淀,人民的白洋淀!(作者:李朝俊,系北京市西城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