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个月的现场走访和实地勘察,谷上礼老人整理齐了关于雄安新区的各样式地图,并自己手绘了一张白洋淀区域的水文图。
谷上礼(中)与霍承禹、朱鸿组成“雄安新区地质课题组”,在白洋淀乘船考察。
初到雄安,谷上礼(左二)与霍承禹(右二)、朱鸿(左三)靠着一张地图,边问边找,一步一个脚印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供
谷上礼在白洋淀附近考察地质情况,并对岩层构造进行详细记录。
谷上礼正在通过放大镜观察雄安岩层结构。
每到周末,谷上礼都会到社区义务讲课,普及地质知识。他的授课与时俱进,最近的内容都与白洋淀有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供
罗盘、放大镜和地质锤是“地质三宝”,这些宝贝伴随谷上礼在地质一线“战斗”超过50载。
碧波千顷的白洋淀里芦苇摇曳,百里苇海中有一艘小船在缓缓前行,驶过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船上坐着的三位老人白发苍苍,平均年龄86岁,他们都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退休教授。三位老人时而拿起陀螺仪,时而用望远镜远眺,时而又在红色的小本上记录,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主要承担记录工作的老人叫谷上礼,今年马上就85岁了,他是这个雄安新区地质勘探志愿小组的发起人。
“我们这些老地质工作者赶上了党的十九大,赶上了国家的千年大计,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能做多少做多少……”2017年4月1日,退而不休的谷上礼得知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后,当即萌发了志愿参与的想法,他找到了老同事霍承禹教授和朱鸿教授,三人一拍即合,自发组成“雄安新区地质课题组”。
这个组合“分量十足”。三人平均年龄86岁,其中,霍承禹年龄最大,当年已是92岁高龄,而谷上礼年龄最小,当年也已82岁。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恨不得掰成48个小时。”回忆起在雄安新区的那段日子,谷上礼觉得分外充实。
初到雄安,人生地不熟,三人全靠一张地图,边问边找,年迈却有力的步伐踏遍这片热土。炎热的午后,老人们顶着骄阳,顾不上草地里的蚊虫,一门心思都扑在地质勘测上,满头大汗不说,脸也晒得黝黑。夜晚回到住所,谷上礼又主动承担起整理归档素材的重任,由于信息庞杂,经常一干就到后半夜。
白天在外奔波、晚上整理资料……经过跨度八个月的校内和野外调查,一份用心血凝炼而成的《雄安新区地质研究及工作建议》课题报告出炉。11万字内容,汇集了丰富的雄安新区基础地质资料,提出了“关于设置雄安新区应急饮用水战略储备水源地”“加强地热资源回灌工程”“建设雄安新区‘地下长城’文化带”等十项建议,该科研成果得到了北京市科协的认可和肯定,其中有的建议已得到有关单位的采用。报告还提出为了发掘、宣传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建议在规划区内建设雄安新区博物馆,这一提议,在2018年4月中央批准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得到了采纳。
不光是关注雄安,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退休后,闲不住的谷上礼从未停止在一线耕耘。1995年,刚办完退休手续,他就应邀担任学校党课辅导教师。做调查、写讲义、制作幻灯片……他拿出了地质勘测的功夫,历经24年,把党课讲成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听众达2万多人次。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还叫做北京钢铁学院”,“矿业大学和语言大学的一墙之隔也特别有故事……”谷上礼还以一名老居民的身份,认真梳理了学院路地区的发展概况,将高校单位之间的小故事写成了题为《学院路由来与发展》系列文章,生动展示出来。
耄耋之年的谷上礼,双目有神、步伐矫健,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继续耕耘。他把这份奉献视为幸运,“我还要接着给自己‘找事儿’,做我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记者 潘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