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万发:77岁,河北万发企业集团董事长。李达 摄
谷 丽:33岁,赛百味雄安新区店店长。杨亚文 摄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考察时谆谆叮嘱:“雄安新区有125万当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77岁的容城服装老板姜万发,开始了二次创业,信心满满;33岁的小白塔村村民谷丽,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开了家西餐馆……从“一老一小”身上,我们看到,满怀希望的新区群众,正在迎来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抓住新区带来的机遇
记者:新区设立前,你们都在直接或间接从事着服装产业。新区设立后,新区许多本地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姜万发:2017年4月1日,我和老伴儿前一天晚上刚从外地回来。还没睡醒,新区就到了。
新区号召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我挺高兴。但3天后,我笑脸没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开始涉足服装行业,也风光了几十年。这一大摊子怎么办?这些跟了多年的工人怎么办?一大堆问号挂在脑子里。沉重的心情,像疾风暴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茶不思饭不想,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咱们也得更加提高觉悟,紧跟新区的发展。
我一咬牙,迅速淘汰不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产业:拆高速路边上的7个大广告牌,关闭存栏两千多头驴的生态养殖场,关停纯净水厂……关掉,说不心疼,是假话,但对新区而言,个人事儿再大也是小。
服装是传统产业,但我认为不是落后的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最主要的是,我有几百名技术熟练工人。我决定,还是吃“服装饭”,但跟高端高新产业接轨,向高档品牌化方向发展。
谷丽:我初中毕业后,成了一名服装厂打工妹。孩子大一点儿了,跟爱人在北京干服装生意。
新区设立时,我们的服装生意也做得不太顺,就从北京回到了容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观望,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
我是小白塔村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就占的我们村的地。一次,听一位朋友讲她自己创业的故事,挺羡慕。我想,新区将来各行各业都发展起来了,而且高端高新企业和人才会很多,我还年轻,应该多学点儿东西,提高一下素质。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二次创业。
说动就动,我到容城一家培训学校报名学习电脑操作课程。为了弥补学历的不足,去年5月,还报名参加了中专学历教育。
有勇气谁都会有奇迹
记者:选择创业,对本地人来说并不是件易事,你们是如何找准方向的?
姜万发:什么时候干等着,机会也不会找你。新区没来时,我在做升级发展的准备;新区来了,更要快马加鞭。现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你没有质量,就难以生存。
我对自己服装产业发展有了更高的打算,做了两个决定: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
做减法,果断停掉对水和空气有污染的羽绒服。不符合新区的环保和产业政策,不达标的,立马停。新区对传统产业定了转型方向,提升改造没有二话。
做加法,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投资1000多万元,在南方的智能化生产线已经投产。
谷丽: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使用后,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有了一个重新选择生活方式的机会。一天,我带儿子去保定玩儿,在一家叫做赛百味的西式快餐厅吃饭,儿子吃得很香。连锁店服务水平、卫生状况都非常讲究,当时我就留意了,想着有机会也要开一家这样的餐厅。
我相信,有勇气谁都会有奇迹!经过考察,我将创业目标定为这家连锁品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位于北京的品牌店总部得知我是在雄安新区开分店后,格外重视,悉心指导。
干事就想尽办法干成
记者:目标好定,但实现起来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姜万发:我希望将来世界名品出在雄安,雄安精品要出在万发集团。
为实现这个梦想,我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走品牌发展之路,加强设计研发,加强服装研究设计,走高精尖、高质量、高品质、高文化含量的道路,占领国际市场。低端产品,“万发”零容忍。二是对现有的服装生产线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谷丽:其实我这人干一行爱一行,不这山望着那山高。但是,当看到机会,想干一件事时,就想尽办法干成,绝不轻易放弃。过去,我是一个服装厂的打工妹。如今,在雄安新区目前最受关注的地方,开一家西餐厅,我觉得很幸福,也很知足。
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就属于这种幸运的人。现在,每天我都坚持亲自烘烤面包,我喜欢闻它的味道,也喜欢有条不紊地来干这些事儿。因为,这完全是自己选择的路。
学历低是我的短板,我计划系统学习英语和形象培训,跟上新区发展的步伐。
干一行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希望将来,我在新区再多开几家这样的餐厅,让越来越多来雄安的创业者,也能享用到本地人提供的国际标准的西式快餐。 (记者 张伟亚 郭东 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