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跻身“国家队”,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当年5月24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湖南湘江新区授牌。从此在湖南,有了一块国家级的改革创新试验田,被赋予发展、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
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树标杆”的要求,湘江新区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重、人才为本,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突破三千亿、领跑中西部、挺进一方阵”目标。
授牌4年来,湖南湘江新区以产业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为抓手,以人工智能产业为突破口,布局新兴高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GDP年均增长超11%,产业结构和主要经济指标不断优化,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演绎着从“闯”到“创”的精彩华章。
勇闯人工智能产业突破口
放眼全国,湖南湘江新区要在全国新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加快实现产业引领和创新驱动。审视湖南,湘江新区在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不言而喻。
产业发展向何处去?廓清迷雾,新区产业发展“路径图”徐徐展开:瞄准产业前沿,加快布局一批现代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主攻先进储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术、信息终端、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3大现代服务业,“5+3”产业发展格局渐渐形成。
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去年,新区在“5+3”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个走在前列”发展思路,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这一主体目标,以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两翼”,确保湖南湘江新区在长沙担当省会责任中走在前列,在“产业项目建设年”中走在前列,在“三大变革”中走在前列。
2016年11月,新区在核心板块拿出2300亩地,建设智能网联车自动驾驶测试场。有人估算,如果将2300亩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将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约100亿元收入,但湘江新区选择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测试区测试道路里程达12公里,建有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模拟场景类型最多,综合性能领先,测试服务配套最优,5G覆盖范围最广,可为智能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网联通信供应商提供系统测试服务,在全国第一个建起双向高速测试环境及无人机测试跑道,实现5G下的V2X测试应用,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营运半年就获授牌进入“国家队”。
正如中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所言: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也意味着将肩负起国家使命,为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根据规划,到2020年,湘江新区将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超过30000人,其中专业研发人员不少于5000人,智能网联汽车及其主要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届时,“湘江智谷”建设也将初具规模,建成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和产业化高地。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引导,聚焦“三智一自主”,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机械、增材制造、先进储能材料、自主可控计算机和信息安全、先进硬质材料、航空航天、食品、新型轻合金、智能终端10大高端制造业,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基因工程和生命健康、研发设计和创新服务、检验检测6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构建“10+6”产业发展格局。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长沙的22条优势产业链中,湘江新区占了9条。在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近四成,实现产值占六成。
高端制造形成了以望城经开区、长沙高新区和宁乡经开区为主的区域分布,形成了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为第一梯队,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为第二梯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为第三梯队的行业格局。
2018年,在长沙重点建设的“六大片区”中,湖南湘江新区就有2个: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湖南金融中心。建设好这些片区是省委、省政府交给长沙的光荣任务,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支撑。
在西湖文化园静谧的湖畔,大科城科创服务中心的办公区灯光经常彻夜不熄。“智汇湘江•科创新区”校企对接活动,湖南大学智能制造专场、军民融合专场……一场接一场的科创路演、产学研峰会、创客论坛等,不断掀起科研成果转化和校园创业的热潮。
这,就是创新驱动的魅力!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湖南湘江新区在抓好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湘江智谷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科技金融,积极争取普惠金融试点,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互促共赢发展,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事业成才,建设“人才特区”。
目前,新区共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500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120多个,各类研发创新平台400个,年度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2018年,湖南湘江新区GDP超过2300亿元,全社会R&D经费占新区GDP比重为5.2%,远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在国家级新区中也位居前列。
如今的湖南湘江新区,千亿级移动互联网、先进储能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13大新兴产业次第花开;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密集布局,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比翼齐飞,多点支撑的格局已然形成。
到2020年,新区将基本形成现代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两个500亿元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链生态。
创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湘江奇迹”
2018年,长沙互联网发展指数为223,在全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长沙已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湖南湘江新区是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聚集区。“这是一个奇迹!”感受互联网岳麓峰会年甚一年的盛况,互联网大咖们无不感慨。短短几年,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孕育地之一的“冬有乌镇、春有岳麓”的品牌就闪耀在中国互联网的广阔天空。
谁能想到,5年前的长沙,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不超过200家,税收贡献微乎其微,领军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变化因何而来,奇迹又因何而生?
变化是因抢抓机遇而来。
从2014年起,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始举行。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上着力构建领先优势。以高速光网、4G/5G移动网络、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重点,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计划。
长沙加快推进5G网络规模建设,今年将建设500个5G站址。特别是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为试点,率先开通全国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开放道路试运行和开展5G商业应用,加快窄带物联网基站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基地、国家超算长沙中心、证通电子大数据产业基地、中国联通长沙云数据中心,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始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奇迹因敢想敢干而生。
一分钟,天仪研究院“潇湘二号”卫星绕地球1%圈;一分钟,京东配送机器人发送订单超5个;一分钟,加加酱油生产3000瓶原酿造酱油……一条名为《智造星城•自在长沙》的视频,以一分钟产生的数据,讲述长沙、讲述湖南湘江新区在智能制造上创造的奇迹。
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聚集区推进“互联网+”建设,形成以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长沙工业云平台等为主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以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合作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截至2018年底,长沙共有464家企业进行了智能制造试点改造,其中13个项目获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4个项目获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成为全国拥有智能制造“国字号”最多的省会城市。
奇迹还因敢为人先而生。
2018年12月28日,国内首台开放道路智慧公交在湖南湘江新区驶出,标志着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从封闭园区测试到开放道路示范应用迈出坚实一步,湖南湘江新区智慧公交示范线成为国内首条开放道路智能驾驶公交示范线。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预测,全球自动驾驶产业规模2020年将达到614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
2016年起,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始在湘江新区规划建设,2018年6月建成开园。长沙先后出台《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发放智慧公交、乘用车、环卫车、物流重卡等4种类型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眼下正在积极推进100公里全开放智慧高速、100公里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智能系统检测仿真实验室、自主泊车4大应用场景建设。
目前,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共有基础层(AI芯片、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层(感知、识别技术、电控等)、应用层(整车及零部件、智慧交通、车联网)等关联企业347家。
创新政务服务开展六轮行政审批改革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
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办事效率最高、行政运行成本最低、行政审批过程最透明”国家级新区,成为创新创业者投资兴业的乐土。
对企业和群众来说,到政府部门办事最怕来回折腾。近四年,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六轮行政审批改革,承接的所有审批事项均能通过“在线平台”办理,被誉为“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湖南样本。“一网通办,在线办结”,在湖南成为关注度极高的改革关键词。
今年,湖南湘江新区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出台《湖南湘江新区“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湖南湘江新区审批服务便民化方案》,并拟定了“首次信息共享”等优化营商环境十件实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目前,规划方案审查承诺办理时限由8个工作日调整为6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承诺办理时限由6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质量安全监督注册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两项业务合并办理,总时限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各审批处室梳理“一个工作日办结服务”事项,即来即办的8项审批事项再提速,争取50分钟内受理并办结……通过推进效能提速专项行动,新区压缩了审批时限,不断精简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层级。
今年一季度,新区审批效率进一步显著提升,案卷办结率接近100%,企业税费、创新成本、用地综合成本、中介服务费用等均有所降低。项目建设速度加快、落地周期大幅缩短,一季度,新区规划区范围内新增市场主体6444个,其中新增注册企业4427个,同比增幅14.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一倍以上。
企业有意来新区投资兴业,想更便捷地与职能部门取得联系;企业符合优惠政策条件,想更顺畅地申请到位;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想尽快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新区实施“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服务企业机制,搭建服务企业新平台,现场解答、处理企业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反馈、督办通报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今年一季度,新区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政企联席会,变“请企业来”为“到企业去”。连续三天,来自新区国土规划局、住建环保局、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道前往新区重点产业项目现场,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我们将真诚当好服务员,尽最大努力支持项目建设。”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的话,让企业和项目工作人员如沐春风,映客直播第二总部项目负责人一口气提出了三个诉求。相关负责人马上接单部署:资料齐全,争取一天内完成相关审批。企业负责人感慨:“上门开联席会,不仅为企业办事提供了便利,也展现了新区开放、务实、担当、直面问题的作风,我要为新区点赞!”
湖南湘江新区积极为企业减负。自启动施工图审查改革工作以来,积极推进社会投资类施工图审查服务费退费,完成多笔退费。今年,新区开展推进实体经济降成本专项行动,减轻税费负担。取消价格调节基金、劳保基金等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绿化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可为建设单位减少20%-30%的报建费用。
同时,湖南湘江新区将政务服务环节向两端延伸,针对新区范围内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创新创意类等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现有一站式审批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让投资企业享受“快、优、便、廉”的服务。
在洋湖总部经济区,不到5年时间就吸引了193家楼宇企业和30余家全国总部企业,靠什么吸“总”、荟“总”?新区人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甘做企业“店小二”的服务精神给出了答案。
今年下半年,市民们就能在家门口逛宜家家居,明年荟聚中心也将开业。届时,这个全球最大家具家居连锁商宜家购物中心预计将带动5000个就业机会及2000万人次的年访客量。长沙宜家购物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各级各部门主动服务、积极沟通,才高效推进了项目的招商、落地、建设进程。
今年一开年,规划占地3400亩、总投资100亿元的亿达智造小镇建设迅速推进。项目建设负责人丁卫政表示,项目“加速度”离不开新区“好环境”。在招商引资签订协议时,双方不到一个月就把董事会、公司结构搭建起来,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开启绿色通道,园区安排专人对接,主动上门解读政策法规,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建设难题,保证了项目的建设速度。
正是因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湖南湘江新区今年一季度在“产业项目建设年”实现开门红后,二季度作为“产业项目建设年·奋进季”,又铺排产业项目84个,其中新签约产业项目26个,新开工产业项目21个,提速产业项目23个,竣工产业项目14个。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站在授牌4周年的新起点,湖南湘江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和现代化长沙的新征程上,正奋力前行,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