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京津冀协同发展,谈北京市城市总规,谈疏解整治促提升,谈北京城市副中心,谈大兴国际机场……昨天(3月7日)全国人大北京团开放团组全体会议后,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针对一系列备受关注的热点,回答了中外记者们的提问。陈吉宁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准确把握责任和使命,以首善标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大的突破。
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80多家
陈吉宁表示,去年全市人口减少了16.5万,其中,中心城区减少了40多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4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减少了1200多万平方米。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每人24万元左右,发展的效率在提高。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3万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也有所缓解。陈吉宁说,空气污染明显改善,地下水在逐步地回升,交通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大城市病在逐步地破题。
去年,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面,北京制定实施严格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把这个目录更加精细化,更加有针对性,累计不予办理工商登记2.1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600多家,特别是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80多家。
同时,推进部分高校和医疗资源向新城区布局。陈吉宁说,向中心城外的新校区转移师生现在超过了3万人,特别是天坛医院实现了整体搬迁。中心城区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在向周边布局,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共享。
解决老问题的同时,也要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生活问题。陈吉宁表示,按照街区生态,抓紧补充社区的菜店、早点、理发店等便民服务,使城市功能不仅更加完善,而且更加有序。从第三方调查情况看,老百姓的满意度达到了九成以上。
下一步,北京坚决落实好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增量和数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要强化首都功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使北京城市更加宜居,发展的质量更高。
大兴国际机场将成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陈吉宁提出,加快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这里我特别提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个重大的标志性工程,这就是大兴国际机场。”陈吉宁介绍说,按照要求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底要通航,现在正全力以赴,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投入使用。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已经同步开展了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使其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源。
在交通方面,陈吉宁还介绍称,北京市域内的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基本形成了轨道上的京津冀。
而在生态方面,陈吉宁坦言,大家会感觉更明显一些。联防联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去年PM2.5是51微克,五年累计下降了42.7%。
在产业方面,北京企业对京津冀认缴出资额累计超出了7000亿,特别是向京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大概780亿,中关村企业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已经达到7400多家。所以京津冀的产业协同作用在持续增强。
今年,北京将立足于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生态联防联治联控,落实好环境保护的各项责任。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好三地的合作机制,深化京津冀产业政策的衔接和园区的共建,推动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河北延伸。
副中心今年集中推动245项重大工程建设
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如何高水平规划建设?对此,陈吉宁表示,副中心的控制性详规中央已经批复,本市也制定了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今年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首批搬迁35个部门,1.2万人全部入住。城市绿心实现了绿化一千亩,今年还有更大规模的绿化。与此同时,北京五中通州校区落成,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编制完成了通州和北三县的协同发展规划。
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是实现“一核两翼”联动发展的“两翼”。陈吉宁指出,北京在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切实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坚决支持什么。推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要向雄安看齐,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副中心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世界眼光、保持历史耐心,创造副中心的质量,努力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虽然我们市级机关搬到了副中心,但我们工作的重心和服务的重点始终在主城区,这个是不能含糊的。”陈吉宁说,将创新体制机制,赋予副中心党工委和管委会四级的管理权限,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将集中推动245项重大工程建设,优先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功能,提高副中心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同时处理好北三县的关系,坚持四个统一,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廊坊北三县延伸和布局。
北京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
在回答记者关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问题时,陈吉宁说:“北京是全国科技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
陈吉宁介绍,前一阶段,北京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着重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建立更加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他说,我们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孤立,深度融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形成稳定支持机制和开放用人模式,鼓励做长期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研究;建立3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母基金,专注硬科技和创新早期,解决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在创新链上拓宽人才宽度,将工程师、知识产权律师、产品经理等都纳入人才范畴。
陈吉宁说,我们重点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做好科技发展区域布局。北京市狠抓“三城一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工作重点是深化改革,优化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怀柔科学城主要解决长远的科学布局和城市布局问题;未来科学城主要是激发创新活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在对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
陈吉宁介绍,第三个重点解决的是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出台了十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制订了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突出问题是顶尖创新要素的高度和厚度不足。”陈吉宁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战略布局,做好领域布局,保持科技前沿发展领域内技术路线的多样性;做好平台布局,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减少单个主体的创新成本;做好产业布局,在创新要素上加强聚焦,形成人才厚度,加速实现产业化。聚焦解决人才问题,面向全球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注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陈吉宁说,北京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融合,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服务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学术的关系,培养一批爱科技、懂创新、会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和人才;在生态上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工程师深度合作,形成“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记者 张楠 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