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民族图书馆镇馆之宝《奉使图》中的第十四幅图。记者 韩梅摄
近日,京津冀民族古籍珍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开幕,观众可近距离观看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朝鲜文等13种民族文字的珍贵古籍,其中近百种京津冀少数民族珍贵古籍、京津冀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展板以及相关视频,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这些用不同民族文字书写的古书,仿佛可以感知古人的思想,体味京津冀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观众王胜说。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说:“京津冀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本次展览不仅是首次对京津冀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和相关工作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京津冀文化领域大融合、民族团结大发展的一次示范性、创新性推动。”
此次展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北京市保护成果,主要是三套丛书:《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珍本丛书》《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目录丛书》《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丛书》;二是河北省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三是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古籍精选。
《奉使图》:
图说出访 沟通文化
《奉使图》是中国民族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由清代阿克敦编纂,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年)。全书共2册,一为图册,一为文册,2册套装于有隔层的樟木书函中。其中图册由20幅手绘绢画组成,并有于敏中、邹一桂、介福、董邦达4人所作的序诗和王澍题写的书名。
据记载,历史上中国的使节出访朝鲜留下了大量游记、日记、札记等,而图籍仅有2部,一部是《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另一部便是《奉使图》。《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在“靖康之难”中丢失,后虽得其书,图已无。因此,《奉使图》是迄今中、朝、韩三国唯一所见关于中国使臣出使朝鲜的图籍,是汇集清代诗文、绘画、书法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丹珠尔》:
稀世之宝 京津共建
金汁写本《丹珠尔》由颇罗鼐·索南多杰主持编纂,每函首页左右浮雕精刻450尊佛像;全文乌金字体泥金写本,字体美观,书写工整,笔触细腻,颜色鲜丽,金字凸显。护书板、护书巾、捆书带、带扣、东达(藏文古籍锦缎特制书签)等亦专门精造细制,极其华丽珍贵,可谓稀世之宝。
金汁写本《丹珠尔》曾于1959年至1988年间收藏于中国民族图书馆,后根据中央决定由西藏甘丹寺收藏。此次展出的《金汁写本〈丹珠尔〉》影印本,由中国民族图书馆依据金汁写本《丹珠尔》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辑100册影印出版,发行量极少,因此颇为珍贵。
《资治通鉴纲目》:
京冀文化 一脉相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满族非遗教学传承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满族非遗与满学教学研究单位。此次展出了该中心去年满文古籍整理工作的成果,如《资治通鉴纲目》《钦定翻译诗经》《钦定翻译易经》《百条》《圣谕广训》等共165部、272册,充分展示了京冀少数民族古籍特色以及文化一体的历史积淀。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月28日,期间免费开放。(记者 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