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1日电 题:民生改革需要更多“小棉袄”
新华社记者岳德亮、方问禹
11月30日,浙江通过《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以地方立法让“数据共享”代替“群众跑腿”。此前一天,公安部宣布居民身份证相片可“多拍优选”等多项便民新举措。这些接地气的改革措施让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犹如冬日里的“小棉袄”,既贴身又贴心,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温暖。
曾经,磨破嘴、跑断腿的办事难问题、类似“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身份证照片丑到不忍直视的尴尬……让群众有不少意见。这些民生领域的堵点痛点难点背后,折射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对行政审批的迷恋、手握权力的傲慢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思维模式。
民生无小事,深化改革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这些堵点痛点难点,进行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断优化政府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事事、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温暖。
民生温暖,需要洞察小处细节的眼力。人民群众关注改革看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取消多少审批事项、简化多少办事流程,还有切身感受办事究竟方不方便。这就需要抓小处、重细节,真正着眼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计,从满足群众的一个一个诉求做起,持续不断给民心“升温”。
民生温暖,需要“丈量大地”的脚力。高高在上的傲气、推诿扯皮的官气、惯于享受的娇气换不来工作的底气和在群众中的人气,只有放下官架子、走出院子、迈出步子,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掌握和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培养政务服务的用户思维,制定出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举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把事关群众的事做细做好,送上更多的“小棉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