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凝聚共识丨让“华北明珠”熠熠生辉

2018-12-01 14:31:45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中国雄安官网12月1日电(记者封俊龙、王晓娟)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白洋淀生态治理上升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高度,凝聚共识上下同心,各项行动扎实推进,大力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

白洋淀夏日美景。中国雄安官网记者王京卓 摄

  他们这么做:

  1.结合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两线合一”,逐步加大红线区域保护力度,严格控制红线区域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2.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5月16日,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挂牌成立。9月11日,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分局分别举行挂牌仪式。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安新县分局挂牌仪式现场。中国雄安官网记者王京卓 摄

  3.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立4个机构,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大气、水、土壤3个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

  4.研究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2018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环境污染状况大排查实施方案》《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总体方案》。

  5.创新白洋淀治理机制。创新投资机制,支持企业投资环保治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把市场化和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规划和建设、工程和项目动态调整机制。

  6.开展为期100天的“走遍雄安”活动,重点对影响白洋淀水质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同时促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7.持续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组织开展了河北雄安新区环境执法百日会战攻坚行动,联合公安部门进行各项突击执法行动,1-10月份共移送公安行政拘留42起,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1起,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8.设立“红黑榜”。红榜宣传治理先进典型,黑榜曝光环境违法行为,有力推进工作。

中国雄安官网上已刊发的《白洋淀区域生态治理“红黑榜”》。

  9.开通12369生态环境举报热线,更好地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目前取得的显著成效:

  通过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自我加压、强化责任,攻坚克难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下,白洋淀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1.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消除了唐河污水库对下游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威胁。

唐河污水库成“花草海洋”(9月5日摄)。中国雄安官网记者王京卓 摄

  2.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显著。雄安新区纳入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系统的黑臭水体共有5个,其中雄县建成区1个,安新县建成区4个。截至目前,606个纳污坑塘和5个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3.重污染企业清出整治。强化133家涉水企业监管,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目前,安新县73家羽绒企业的222台水洗生产设备已全部完成拆除移位,139眼自备井已全部注销取水许可证并拆除大功率水泵(其中封堵73眼)。

  4.白洋淀流域“洗脸工程”。今年5月份至今,已清理河道垃圾约130.9万立方米;排查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封堵11009个,占比96.6%。农村垃圾清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区三县640个村中有601个村实现了垃圾集中清理和处置;雄县39个村实施了垃圾连片闪蒸矿化减量化处置,农村日产1260吨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5.“走遍雄安”活动持续推进。截至11月19日,共出动人员15744人次,查看点位36843个,发现问题3980个,已完成整改3134个,正在整改846个,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印有“走遍雄安·张岗”字样的小红帽。中国雄安官网实习生李鑫 摄

  下一步工作:

  1.优化调整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明确白洋淀淀区内、外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比例和空间范围,科学确定雄安新区环境质量底线,研究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着力解决新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利用上线等制约和突出问题。

  2.加快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外源污染源管控。具体包括:唐河污水库污染综合整治、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治理、入淀水质达标整治攻坚、提升智慧化环境监管能力。

游客们乘船游览白洋淀(9月4日摄)。中国雄安官网记者王京卓 摄

  3.加强内源污染源治理,加快推进白洋淀生态修复。重点开展白洋淀流域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整治和厕所改造及垃圾清运处理、入淀口生态湿地建设、水产和畜禽养殖清理、纳污坑塘整治等六大专项攻坚任务。拟在安新县境内开展9万亩(60平方公里)退耕还淀工程,其中藻苲淀和马棚淀面积分别为35平方公里和25平方公里,目前已纳入新区三年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功能性湿地工程示范项目进行中试。中试成功后,明年汛期前全面铺开,建成后出水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4.完善白洋淀生态补水机制。加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蓄调控管理,统筹调配白洋淀上游水库蓄水、引黄入冀河水,根据需要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

夕阳下的白洋淀渔民。中国雄安官网记者王京卓 摄

  5.持续推进“洗脸工程”,清理整治白洋淀上游河道,恢复河道生态涵养功能。

  6.结合走遍雄安活动,发动群众发现更多污染源,多种渠道解决白洋淀污染问题。

  7.严格执法,加强环境违法打击力度,维护白洋淀水质的逐步向好趋势。

责任编辑: 张晓艳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0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