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安官网10月30日电(记者孙丹)“这原来是个垃圾场,现在被企业改造成了小花园和菜园。我们路过时会锄锄草,浇下水,地里的菜我们可以随便拿。”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城镇奥威路旁国土巷生活了20多年的王大菊从没有想到,曾经下雨天泥泞积水的土巷子不但不积水了,而且拉近了街坊邻里的距离。
雄安新区设立后,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是雄安本地居民最直接的获得感。与此同时,雄安部分街头巷里也发生着变化。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在容城县容城镇奥威路旁的国土巷后,开展的一场“绿色实践”,把原来的土巷子变成了“小清新”,既改善了环境,又为同类街巷改造提供了参考样板。
图为改造后的国土巷。
国土巷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城镇奥威路旁,雄安新区管委会临时办公地奥威大厦的斜对面。国土巷和雄安容城县其他巷子一样有着路面陈旧、刮风扬尘、下雨天积水、泥泞的通病,但新区设立后,离奥威大厦只有一街之隔的国土巷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了企业们选择入驻的“香饽饽”。
“2017年7月,我们在国土巷租了小院,发现国土巷老是积水,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改变。本身我们企业始终秉承着绿色理念,所以就想按照绿色、无界、共享、流动的理念改造这条小巷。于是我们联合入驻这里的其他6家企业共同改造,同时利用改造后的国土巷这个共享空间,开展了一些活动。”深圳建科院雄安事业部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刘建华说。
在深圳建科院的牵头下,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他6家企业参与了国土巷改造。如今走进小巷,脚下的土泥地已铺上了渗透砖,道路两边是铺满了有机覆盖物的浅草沟,有机覆盖物可为植物提供养分,浅草沟则具有渗水功能。重新粉刷后的墙面,色彩斑斓,还张贴有各类艺术作品。
“我们用废旧木门改造成了展示雄安本地文化的展板,居民们不用的废旧浴缸,改造成了花盆。这条巷子里百分之八十的物件都是回收旧物改造的,整条巷子每家企业出了一万多元。”刘建华说。
国土巷改造前后对比图。
国土巷改造前后对比图。
硬件设施的改造只是一方面,深圳建科院更希望能在国土巷进行绿色、共享观念的实践,形成一种新的居住价值观,让这里共享、流动起来。
深圳建科院和雄安新区容城镇一中合作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其中的城市记忆保护计划由深圳建科院邀请意大利知名摄影师为容城镇一中学生们教授摄影课,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在雄安采风,拍摄了两万张照片,最终从中挑选出200张张贴在了国土巷墙上。午后,一抹阳光洒向墙面上的老照片,这是雄安的记忆。
图为雄安记忆照片墙。
墙上有孩子们拍摄的雄安记忆照片,也有来自国外优秀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把一个高大上的美术馆直接搬来在目前来讲没有作用,我们把艺术作品直接张贴在国土巷墙上,大家免费欣赏,这个巷子就形成了一个共享无界的美术馆,要让艺术主动融入生活。”深圳建科院雄安事业部公共艺术部负责人林峻标说。
“没想到国土巷现在变成了‘小清新’,还有各种艺术品可以欣赏,以后也不用进美术馆了。”周边居民王文听说了这里的改变后专程和朋友过来“打卡”。
而在巷子尽头,原来堆放垃圾的填埋场也被改造成了小花园和菜地,附近居民平时遛弯有了新去处,有时居民们也会帮忙打理菜地,菜地成了大家共享交流的平台。
“相比较这个巷子硬件的变化,我觉得现在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无界、共享的感觉让邻里之间没有距离,感觉很温暖。”国土巷居民李明说。
“我觉得河北有人文的条件和基础,以后每个月我们都会邀请一个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前来做一个月的驻地创作,在国土巷伊美术馆和大家互动。”林峻标说。
深圳建科院董事长叶青说,雄安未来将建一座让人幸福、有温度的城市。我们不等待、不依靠,从国土巷开始实践,希望最终重塑人居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现在看来,改变要从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开始,微改造、微改变、微绿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