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安官网9月7日电(记者封俊龙)雄安新区宣布设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陆续开展了“千年秀林”植树造林工程、“洗脸工程”、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等一系列旨在改善新区生态环境的工作,着力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蓝天常驻、绿草丛生、水清鱼欢,一幅生态画卷正在雄安大地上描绘得越来越美。
天蓝,雄安新区凸显“蓝天幸福感”
据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显示:2017年,全省 PM2.5平均浓度为 65μg/m3,较2016年同期下降了7.1%,较2013年同期下降了40%,空气质量达到近五年来同期最好。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雄安新区PM2.5平均浓度为34μg/m3,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μg/m3),预计同比下降10.5%,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雄安新区雄县大清河航拍图。王京卓 摄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先后印发了《河北雄安新区2018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河北雄安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据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介绍,今年六月份以来,环境局组织三县环境执法力量,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百日会战、夏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检查企业(点位)969个,发现问题548个,全部对三县进行了交办,后期将紧盯问题整改,切实促进新区生态环境改善。
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王京卓 摄
雨季过后的雄安新区,“雄安蓝”成为新区生态环境改善最直观的体现,一张张蓝白相间的照片不断在雄安人的朋友圈里刷着屏,人们的“蓝天幸福感”也随着蓝天的持续而不断增加。
地绿,唐河污水库成“草原花海”
“以前这河沟里都是污水和垃圾,臭味熏天,家里都不敢开窗户。真没想到污染这么严重的唐河污水库能治理得这么快,这么好。”安新县西涝淀村紧邻唐河污水库,站在满是绿草和鲜花的唐河污水库边,回想起它以前的样子,村民刘进十分感慨。
唐河污水库成“草原花海”。王京卓 摄
作为雄安新区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的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自5月22日开始现场施工,截至6月底,一阶段污染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固体废物和污水治理完成。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唐河污水库生态修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将进行日常维护,并对花草稀疏的部分区域进行补种。
唐河污水库内成片的鲜花。王京卓 摄
唐河污水库4号坑在安新县东涝淀村的南侧,9月5日下午4时左右,4号坑的桥上和堤上散步休闲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下棋、跳广场舞。据称,他们都是周边村的村民,每到下午时分,他们就会来到这里一起休闲娱乐。
据东涝淀村村民称,村内以前有很多制铝企业,新区设立后,制铝企业全部关停,虽然大家的收入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看着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现在绿草和鲜花的海洋,大家都觉得值!
水清,白洋淀逐渐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6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召开,提出不留退路、改革突破、坚决问责,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白洋淀生态治理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
省环保厅监察专员、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说:“2018年是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年,重点实施13项污染治理工程、扎实推进12项重点工作、严格7项管控措施。”
白洋淀水质改善,成游人来雄安优选旅游地。王京卓 摄
关停污染企业、推进“洗脸工程”、“纳污坑塘”整治、入淀口水质监测……一系列重点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深入推进过程中,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以可见的速度改善着。
2017年底雄安三县共完成纳污坑塘治理272个,包括有水坑塘91个,干坑181个。雄县昝岗镇赵岗村坑塘在新区设立后得到了彻底治理,坑内的垃圾被清理,污水再次成为清水。村民刘红梅看着坑塘边上众多的垂钓者,笑着说,“现在坑塘里的水清了,鱼也回来了,这里已经成乡亲们休闲纳凉的胜地了。
阳光下的白洋淀。王京卓 摄
9月2日,众多游客趁着周末来到白洋淀景区乘船赏荷。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改善,白洋淀再次成为大家休闲游玩的优选之地。
“前两天我们一家人刚来过,捞了好多田螺,可让孩子们解了馋了。”住在容城的辛先生笑着说,“以前我们都不愿意来白洋淀,水的味道太难闻,现在水质比以前强多了,孩子一到周末就吵着要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