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治理白洋淀生态
全国政协常委 李 伟
今年4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实地调研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了解到作为新区重要战略资源和生态保障的白洋淀其环境治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白洋淀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白洋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自然禀赋差。水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27.7%。二是防洪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白洋淀作为调蓄洪水的重要场所,目前存在堤防不达标、蓄滞洪区无进退洪控制设施等问题。三是规划重视不够,缺少相互衔接。四是流域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五是环境修复和保护的基础能力薄弱,缺乏政策支持。为此,建议: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重大规划由中央牵头制订和组织实施。注重综合性规划、各分项和专业规划与规划纲要有机衔接,真正实现“多规合一”。
切实做好“丰水、净水、活水”三篇文章。坚持节水优先、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科学规划,建立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中线和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多水源补水机制;推动流域水系互联互通、合理布局补水入淀路径实现“活水”。
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和修复。要妥善安置40万淀区和蓄滞洪区人口,切实改变淀区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管控生活垃圾、污水及旅游机动船等淀内污染。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促进雄安绿色发展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