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协同治理,凝聚攻坚强大合力 ——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进行时③
近来的一条新闻让许多人点赞——京冀两地联合执法,携手治理大清河白洋淀流域水环境。
“白洋淀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强化京津冀协同治理,又需要推动流域协同治理。”省环保厅监察专员、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曹海波说。此次联合执法行动由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行动的重点目标是加强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加大京冀区域水污染治理力度,促进雄安新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恢复“华北之肾”功能,需要区域流域共治。设立雄安新区,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实现白洋淀上下游溯源治污、源头护水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
从解决雄安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入手,我省加强与京津等周边地区的对接协作。今后,京津冀三地将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坚持流域“控源—截污—治河”系统治理,通过实施搬迁、清淤、治河、补水等手段,将白洋淀水质逐步恢复到Ⅲ—Ⅳ类。
不久前,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在雄安新区启动实施。该项目由农业农村部设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利用水生生物生态屏障构建、栖息生境营造、区域分级养护三大技术,进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示范。
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协同补水“解渴”白洋淀。今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受水区实施生态补水,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可获生态补水1亿立方米。此次生态补水,让干涸36年的瀑河水库重现生机,对改善白洋淀水质和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除瀑河生态补水外,去年4月5日起,位于保定市境内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已多次联合为白洋淀补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初显。但由于历史原因,新区内部之间及新区与周边地区在对接协作、区域流域联防联治等方面协同性差,与“雄安质量”生态环境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
“协同治理,就是坚持广泛参与、协调联动,凝聚白洋淀综合整治的强大合力。”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治理白洋淀必须强化协同治理,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强化省内城市之间协同治理,上下结合、同心同向,以解决白洋淀治理中协同性不够的问题。
为此,我省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合雄安新区的工作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全社会参与支持的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为完成治理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多部门联合改善白洋淀及上游河流生态环境质量。今年6月至2019年5月,省检察院与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白洋淀及上游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察监督活动,重点打击白洋淀及上游河流领域涉河湖犯罪行为。自7月25日起,省环保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白洋淀上游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统筹省、市、县三级环境执法力量,突出污染源头整治,严查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行为。
省内城市之间协同治理正在强化。保定市开展专项行动,对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河道内的废弃物进行处置清除,并推动河湖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保定的河湖状况直接影响白洋淀水质,因为包括瀑河在内的白洋淀8条入淀河流全部流经保定。
“新区不断完善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破解治理资金筹措、技术瓶颈等难题。”曹海波表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新区设立10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企业干。
8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容城县王果庄村村西的一处废弃砖厂时,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平整土地。“这里将建一个垃圾分选场,集中处置容城县河道垃圾治理项目的垃圾。”该项目经理李守峻说,作为中标企业,公司负责留通西排水干渠和尾水渠两条干渠的垃圾治理工作。容城县河道垃圾治理项目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小流域为单元,协同处理各小流域水土保持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采用新型、先进、实用环保理念和技术装备,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和利用。
“协同治理白洋淀人人有责,既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又要动员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安新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振锋说,三县启动环保工作网格化监管,以村为单位,县、乡、村三级联动,切实解决白洋淀综合整治行动中的问题。
“新区将持续推动区域流域协同治理,优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及周边和上游地区将协同制定产业政策,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关停、严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项目,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全面开展渗坑、排污沟渠综合整治。(记者 原付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