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早,准备换乘摆渡车前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上班的李红欣喜地发现,停车场边多了一批颜色靓丽、印有“雄安”字样的共享单车。
这是雄安新区践行绿色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的又一个便利举措。当天有200辆定制共享单车在园区投用。
在雄安新区,像李红这样住在容城县及周边,要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上班或办事的人,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这样的变化,像所有的改革创新一样,都经历了从不适应、吐槽、抱怨到适应、认同、支持的过程。正如李红所说,“我们雄安人都在积极转变思维、拥抱创新。绿色出行是一件好事,但在雄安是个新事物,还处于探索之中,需要时间让人逐步适应,也需要建设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细节,大家都要有历史耐心。”
市民服务中心内的定制共享单车。施云娟 摄
试点
市民服务中心禁燃油车 倡导绿色出行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地方完全达到这个标准。”雄安新区特聘顾问、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说。
没有现成样本可参考、借鉴,雄安新区未来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的美好蓝图?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建成的成规模大型建筑群,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先行先试,率先在新区推行绿色出行理念。
今年4月,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宣布,禁止燃油车驶入园区。
规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如果你们发现我的燃油车进来,就罚我1000元。”规定一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载体和运营平台——雄安集团的负责人就公开表态。
“雄安就是一张白纸,给了我们探索、尝试的机会。”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李秀平告诉记者,“交通关系到每一个人。雄安的交通规划是窄路密网,我们要改变‘拥堵—治理—再堵—再治’的传统模式,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一个解决方案。为此,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开始启用时,绿色交通就提上了日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某次会议上坦陈禁燃油车的举措,“虽然我们这么做初期效果也不一定会特别大,有可能还会有不过如此的议论,但是绿色出行如果不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就起步,那未来要实现新区的交通规划就会走弯路,所以这事我们必须先干,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
乘摆渡车出园区的市民游客。胡宇浓 摄
知易行难。在现实落后、理念先进的雄安,绿色出行具体该如何操作?根植于《纲要》,并借鉴新加坡、东京以及上海等人口密集区域的优秀经验,雄安确定在离市民服务中心2.8公里的地方建城市交换中心,以此实现人流、物流换乘以及能源利用方式、交通理念的转变。
现在,人们如果驾驶燃油车去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可以把车停在城市交换中心,换乘新能源摆渡车往返。同时,新区还开通了3条新能源公交线路,分别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到奥威大厦、保定东站和白洋淀。当然,人们也可选择骑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抵达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而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内,设有免费电动车可到达园区任何一个位置,为了方便残疾人士,还专门配备了无障碍电动通行车。园区内可容纳1500-2000辆新能源车停放,同时配套安装了200个车用充电桩,其中30%—40%为大功率的,1小时可充满80%,相较于一般2-3小时充满电来说,效率提高不少。
作为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的起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率先对燃油车说不,迈出了探索解决大城市病、打造绿色智能交通全国样板的关键一步。
反响
越来越多人支持“新区就该这样!”
尽管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在运行初期,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绿色出行实践,确实也遭遇了吐槽。
由于出行习惯和图方便,有些人不太理解燃油车禁入的规定。
“我有个会马上就要开了,不让车进你们就派车接我。”
“我有急事,要开车进去,跟某某部门领导已打好招呼了。”
“有些人图自己方便,到处找关系让我们放行,我们也很为难,但必须坚持按规定办。”在换乘中心的工作人员小胡说,遇此情形,他们只能一遍遍解释,园区倡导绿色出行,只是禁止燃油车,新能源车可以开进去和停放,请大家理解、配合。
当然,新理念的推行,都有个适应过程。经过2个半月的施行、调整,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绿色出行已化风成俗,访客都会主动把车停放在交换中心去换乘摆渡车。
城市交换中心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引导市民游客换乘。施云娟 摄
“现在基本不需要我们劝说了,除非是不了解规定的首次访客,但只要和他们说下都会自动配合。”小胡说。
“园区里没有尾气和噪音,路都留给了行人,很安全、舒适,新区就该这样,新气象新模式。”70多岁的沈大爷一家三代从天津来游览,在面对记者的问询时,非常支持园区禁燃油车。
“很方便,针对我们工作人员的车5分钟一趟,晚上随叫随走。”王海娜在园区内的书店上班,她告诉记者,“身为新区人,很支持这样的做法,希望这样的试点可以在未来扩大范围,新区每建好一片就按此推行。”
“整个新区禁燃油车我都支持,谁不想要口好空气!”容城县西牛村的李贺军在园区游览接受采访说,“这里面多干净,老人、孩子可以放心安全从容地走,要是燃油车都开进来,那还不又吵又乱?”
据不完全统计,自五一小长假运营至今,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公共摆渡车已接送访客超过18万人次。目前,工作日每天接送3000-5000人次,周末则可达上万人次。
共识
服务仍需完善提升 优化和改进始终在路上
前进路上多荆棘,凝心聚力建新功。对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绿色出行实践,不少人在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客观、中肯的建议。
从北京来的陈浩乾一行5人提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意识还需加强。比如在高铁站、高速路出口,应多设置提示牌,让外地游客知道可以怎么到这儿来。还有一件事他也很疑惑,“非工作人员的摆渡车只在9:00—18:00运营,那如果我住在园区酒店,出来玩了晚上怎么回去?要步行进去得走三公里呢!”
“雄安的定位是绿色、创新、智能,希望到了城市交换中心就能强烈感受到。”来自上海的刘一兵建议,“比如,可以将摆渡车设计装饰得更具有雄安特色,同时应该设置智能凉亭、绿色遮阳棚等,这么大的换乘停车场没有个凉亭,夏天确实太晒了!”
“公交车上太拥挤,夏天有味儿,怎么解决?现在的免费模式相对单一,可以适当引入市场手段提供多元选择,比如电动出租,供带孩子和老人的人付费使用,价格要公开透明、别太贵。”雄安市民石玲艳建议,“发车时间有点晚,夏天想一早趁凉来逛,建议根据季节调整。”
1500米慢跑运动环道和750米漫步健身环道。冯亚涛 摄
“园区内引导标识不够,候车处没有遮阳篷,候车时间比较长,年轻人都受不了,何况老人孩子。建议班次智能化一点,不超过5分钟间隔或坐满就走。”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游览的贾亚倩说,正值暑期,来的人多,园区还应该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设置合理的引流措施。
对访客的感受,雄安集团的李秀平和运营团队也深有体会,“我们通过微信、APP和实地走访收集到了好多意见,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力求让服务更细致、更贴心。”
绿色出行的雄安实践,离不开雄安所有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管理方拿出改进方案,完善管理提升服务。李秀平说:“起步不完美,需要大家提意见,希望大家多支招,我们也永远在完善和改进的路上。”李秀平透露,除了现有的公共接驳车、共享单车,下一步还将提供可租用的共享电动小汽车,未来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等可供选择。
确实,绿色出行不仅需要人们转变思维,更要人们保持耐心。而最大的支持,莫过于保持耐心,多为建设者留出空间和时间。正如李秀平所言,“我们要做的是与‘千年之城’相匹配的交通体系,要让大家在这里看到、感受到未来雄安的高质量生活,试点路上的问题和经验都是未来雄安的借鉴。也请大家给我们一些时间和耐心。”
共识
雄安绿色出行起步好 要坚持试点、推广
“雄安绿色出行的思路和理念是对的,希望社会各界都要多给一些支持和理解以及耐心。”参与雄安新区交通规划设计的赵鹏林认为,要解决城市拥堵,就要建立一个不依赖燃油小汽车的绿色交通体系,一是能源清洁、二是人均能源消耗要低,所以必须走绿色公共交通这条路。
目前,雄安新区的智慧公交已开始在市民服务中心试点。未来在雄安可以自主选择出行目的地,公交调度系统智能生成线路,再按需调度大、中、小型车辆,实现点对点直达,无需倒车换乘,进而提高出行效率,这将进一步为绿色出行提供便捷、舒适的支撑。
访客扶老携幼在市民服务中心游览。施云娟 摄
“雄安在绿色出行上走在了前面,这是个好的开始。” 赵鹏林认为,未来雄安的启动区、起步区,尤其是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进城的地方,也应该按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这样开展试点。赵鹏林进一步指出,在绿色出行方面,不仅要引导市民逐步转变思维,让更多人自愿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用各种方法鼓励、奖励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人。
“接驳换乘只是减少燃油车和个体机动化的方式,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市民出行品质,核心是构建智慧公交系统,提供高效、舒适、满足各类出行需求的公交服务。”参与雄安新区交通规划设计的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工程师由效茗介绍。
雄安的绿色出行实践,不仅获得越来越多访客的认可,还将被其他城市复制。今年5月底浙江某市考察团到雄安新区考察,带队的市长就对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绿色交通方式印象深刻。他表示,2022年该市将举办国际重大赛事,在运动员村和运动场馆区域将学习借鉴雄安绿色出行经验,绝不让燃油车进入,还要参照雄安模式来运营绿色公交。
未来
坚持世界眼光 创造绿色交通的“雄安质量”
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这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实践绿色出行的同时,为了让未来雄安的交通建设更符合“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雄安新区还组织代表团赴法国、英国、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团了解到,法国拉德芳斯新区公交出行率达88%;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地铁和便捷的公交是商务人士的主要出行方式,随着公交出行习惯的养成,较大规模的地下停车场使用率不断下降。
“参访完拉德芳斯园区和金丝雀码头后,对于雄安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这个目标,我们更有信心了。”代表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绿色交通方面,代表团还与伦敦交通署就全方位交通咨询达成合作意向,其将从城市系统角度为雄安提供交通咨询方案。
要想真正实现绿色交通,就必须由倡导、引导走入确保层面,让人们的出行更便捷、安全、舒适、绿色。下一步,雄安还将在城市交换中心打造一个集交通换乘、汽车保养、餐饮、娱乐、购物、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优化换乘方案,增加车辆、完善骑行道和慢行道,使坐公交比开车更便捷、舒适,让换乘公交系统成为自然的选择。
“我们会参考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在优化硬件和服务的同时,给予选择公共交通的人各种优惠。”由效茗说,“还将多举措鼓励自行车出行和步行,打造一个绿色宜居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造绿色交通的‘雄安质量’。”
“未来雄安的路上,不存在堵车。路都是留给人的,有专门的骑行道,大家可以在这里畅快呼吸,自由行走,不用担心尾气和安全。我们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宜居安全的雄安。”李秀平说,雄安的绿色交通,未来可期。(记者文松辉、冯亚涛、施云娟、张娅喃、胡宇浓、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