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持续推进 动力十足
原标题: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打造旅游试点示范区 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持续推进 动力十足
京津冀冰雪旅游季启动仪式
旅游产业博览会
京津冀房车巡游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京津冀红色旅游万里行活动
旅游新玩法
庆祝建军90周年京津冀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京津冀科普旅游活动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拥有1亿多人、21.6万平方公里、近20个5A级景区,不仅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更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目的地和中转地。
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四年多的时间,三地旅游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加强京津冀旅游试点示范区建设,完善京津冀旅游信息互联互通,打造京津冀旅游品牌形象,完善京津冀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京津冀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体系,联合整治京津冀旅游市场秩序等,这一系列举措让京津冀一体化从战略构想逐渐走向具体实践,给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京津冀旅游产业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七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进一步为京津冀三地在未来的旅游协同发展中指明了方向——2020年底,初步建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
整合旅游资源 协同发展动能强劲
京津冀三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以前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自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旅游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整合资源协同发展,使得京津冀旅游发展迸发出新的动能。
加强京津冀旅游试点示范区建设。突出文化完整性、市场品牌性和产业聚集性,在“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含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和滨海休闲旅游带”建设上取得实效。发挥试点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形成带动效应,推动区域资源整合,打造京津冀旅游新名片。
以京南休闲购物旅游区为例,为充分利用好北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今年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市将大力开展北运河生态文化工程,积极推动三地北运河通航,将北运河建设成为通武廊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按照规划,三地力争在2020年实现北运河旅游性通航,让古老的北运河焕发新的生机。
此外,全面提升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建“互联互通”智慧旅游网;培育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业态,建成一批旅游示范带动项目和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龙头景区。
去年底,京津冀旅行社联盟、景区联盟的成立,搭建起京津冀三地旅行社、景区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三地旅行社、景区资源互通。为了实现京津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京津冀旅游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立,汇集了三地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游从业人员信息以及行业监管等内容,随时为旅游行业提供动态信息。
完善基础设施 区域旅游发展提速
位于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徐尹路,一座大桥飞架东西,连接着燕郊和通州,据三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勾学利介绍,目前该条路已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燕郊数十万北京上班族即可缓解原来只有一条进京之路的拥堵局面。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先后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干线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2017年又加快推进了太行山、京秦等高速公路建设,天津至石家庄、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京唐城际铁路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目前,京津冀三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为三地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跨城市出行服务。
便捷的交通,使旅游发展迎来了黄金期。目前,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为中心,开通了班线直通车,全面覆盖避暑山庄、北戴河、野三坡、古北水镇等环京津重点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自由灵活的出行方式、便捷优惠的旅行服务。此外,“衡水湖号”“邯郸号”“野三坡号”等旅游专列也先后开通,游客出游有了更多的交通选择。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京津冀1亿多人口将逐步迈进1小时旅游圈。
在京津冀交通逐步完善的同时,京津冀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在旅游专列的乘车环境、旅行服务等方面,突出京津冀旅游特色与氛围,打造京津冀旅游专列运行体系。支持重点景区附近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升改造,增加旅游咨询服务、休闲绿地、特色产品购物区等功能。
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旅游服务优化提升
自2017年12月28日起,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铁路西客站、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河北石家庄国际机场、河北秦皇岛海港,对奥地利等53个国家持有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办签证政策。
京津冀144小时免签政策的发布,再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助了一把力,“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中转流程,增加过境旅客和中转旅客人数,促进京津冀三地机场拓展国际航线,通过提高国际航班比例和国际中转旅客比例,将京津冀机场群进一步打造成全球航线网络覆盖的大型交通枢纽;另一方面有利于京津冀机场群与海港、铁路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口岸服务功能,提升口岸管理水平,建立功能齐全、高效快捷的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可以说,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打造京津冀国际交通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满足该政策带动下京津冀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丰富过境免签旅游产品,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京津冀三地共同研发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产品;统一设计制作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宣传品;优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实现京津冀离境退税互联互通;推广使用离境退税电子发票,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示范效应;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拉动入境旅游消费增长,促进京津冀服务业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京津冀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据了解,北京市旅游委已组织中旅、国旅、中青旅、凯撒、众信、携程等有实力的旅行社完成了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配套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从产品内容上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地域上拓展到了京津冀三地,设计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在旅游产品的时间上,涵盖了1至6天各个周期,尽可能满足过境游客的不同需求。
搭建管理体系 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2017年8月1日,《北京市旅游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二是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治理非法一日游;三是按照旅游法要求,完善民宿经营管理。该条例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北京旅游行业管理体系,更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树立了旅游行业管理新标杆。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在旅游行业管理体系上日趋完善,首先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共性的事项、共推的工作、共同的目标,研究制定旅游一体化发展区域标准。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交流,探索京津冀旅游标准互用互认。
其次,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诚信体系。利用“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信息网”健全京津冀旅游信用信息制度,打造京津冀统一奖惩机制,选树诚信企业、优秀品牌和先进个人,发布失信行为信息,推进旅行社质量等级评定,建立京津冀诚信经营监督队伍,促进旅行社行业依法诚信经营水平提升。
同时,三地联合整治京津冀旅游市场秩序。建立京津冀旅游管理综合协调、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旅游投诉共同受理、旅游行业监管信息共享等综合监管机制,提高依法监管能力。打击旅游欺骗欺诈行为,规范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市场行为。着力加强文明旅游正面宣传,开展旅游文明公益活动,稳步推动旅游产业文明健康发展。
此外,发挥京津冀旅游行业组织作用。完善京津冀旅游行业协会合作机制,加强各旅游行业分会之间交流合作,积极引导京津冀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交流,鼓励京津冀旅游企业自发成立旅游联盟组织,搭建旅游企业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实现旅游企业的多赢发展。
“协同发展、旅游先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及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推进,京津冀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改善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渐“融会贯通”。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更是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018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中期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正在步入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如何使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标准?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七次工作会议上表示:首先要坚持在更高起点上谋划,要依托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依托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依托雄安新区建设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培育发展动能,除了在发展上重效益、在布局上促优化外,更要在品质上寻求突破。
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正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新的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任务要求,全力推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