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多跑一次”激发发展新动力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作出部署。意见在总结归纳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基础上,从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任务和具体要求。
就在意见印发前后,我省一些地市和部门强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消息频频见诸各类媒体,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秦皇岛市政府审定公布第一批、共335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唐山市公布市级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涉及35个部门、582个事项;邢台公布的市本级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涉及43个部门、453个事项……
从“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到“最多跑一次”,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明显提升。但“最多跑一次”又不仅仅是办事的便捷与高效,它更像撬动巨石的杠杆的支点,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推动政府在深化自身改革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互联网+”消除信息孤岛、清除部门利益灰色地带……从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最多跑一次”带动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以“最多跑一次”对营商环境的改变为例: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企业开办的时间每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增加0.36%。尤其是在转型升级亟待提速的当下,更快的市场准入、更低的进入门槛、更少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缩短了市场供需匹配的时滞、增强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新动能的培育与壮大、传统动能的改造与提升都在“最多跑一次”中得以加速实现。
理解了“最多跑一次”强大的杠杆“支点”作用,也就理解了为何全国多省份都在下大力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改革。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武汉的“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天津滨海新区的“一枚印章管审批”、佛山的“一门式一网式”、广西的“‘不打烊’网上政府”……尽管各地的叫法不同,但都是在减少事项、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和实行集中审批、集成服务、信息共享、网上通办等方面下功夫。在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的同时,这些做法也在不断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激发当下和未来发展新动力。
河北虽不是“最多跑一次”的先行者,但只要扎扎实实、全方位落实意见的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不断拓展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的深度、广度,在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大胆探索,河北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实现“不见面”审批后,廊坊文安诞生首张工业产品“电子准生证”;组建全国第一家县级审批局的邢台威县,审批效率平均提高75%以上……河北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强力破冰、提速,且已初见成效。期待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精神为新的契机和起点,河北的“最多跑一次”能够更进一步、更快一步,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提供更优制度供给、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以深化改革激发河北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