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年轻人回来了
原标题:打造美丽乡村 发展青创农场 乡村振兴,年轻人回来了
物联网和养鱼,在许多人眼中,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于养了近十年鱼的章利恩来说,物联网让他“安心睡觉”了。
章利恩与妻子在浙江湖州市菱湖镇的千丰村承包了11 个鱼塘。菱湖是浙江的渔业重镇,作为传统的露天鱼塘养殖模式,与许多养殖户一样,因为怕鱼缺氧,章利恩与妻子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巡塘一次。
“到了晚上最多睡3个小时就得起来一次,每晚都睡不踏实。”章利恩说,现在他不仅能随时随地掌握整个鱼塘的水质变化,还能通过手机App在家遥控增氧机的开关,实时监控鱼塘情况。“即便一时忘记了,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并打电话通知”。
物联网渗透传统渔业全产业链
让章利恩“安心睡觉”的便是高效便捷的物联网技术。
2016年,深知父辈养鱼艰辛的沈杰,“跳出农门”15年后,带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回到了家乡湖州,一手创办起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8岁的沈杰是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是国内物联网领域的专家。
回到家乡,“渔二代”沈杰成了一名“博士渔夫”,搭建起了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各方的“智慧水产服务”物联网平台。
“鱼塘边的表箱连着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通过App及时发送到渔民手机上。”沈杰说,“智慧水产服务”平台的物联网水质监控服务,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户,不仅真正做到了“两人通宵,渔民千人睡觉”,减少了渔民深夜巡逻的强度,还把鱼浮头的死亡率降到零,降低电耗、提升产能。
章利恩说,以前渔民养鱼凭经验判断鱼塘含氧量足不足。“现在,只要看数据就行,等于请了一个工人不停地给我巡塘,也省下了不少电费。”
事实上,物联网不仅颠覆了传统渔民积累了数十年的“养鱼经”,也渗透到了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
“以前卖鱼,通过经销的‘二道贩子’,有时就会出现拿不到钱的情况,现在和物联网平台合作,定价合理、上门收购。” 章利恩说,物联网还会预测鱼市、指导养殖,渔民们再也不是“会养什么就养什么”“去年什么挣钱就养什么”了。
据悉,随着物联网科技服务优势的不断体现,水产养殖户的劳动管理强度和养殖风险不断降低,庆渔堂又开始启动了他们自主设计的一种“高效益、高品质、零排放”的双鱼塘微水循环生态养殖模式。
“这是一个包括实时监控、智能增氧、自动投料、纯物理杀菌等技术的物联网生态水循环养殖系统,不仅可以轻松养鱼,还可以极大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体面源污染,实现智慧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沈杰说。
“鲁家模式”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的希望在青年。”站在办公室的窗口,朱仁斌说,他最想听到的是楼下年轻人的声音。
朱仁斌是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党委书记。如今的鲁家村,青山环绕,竹影摇曳。但直到朱仁斌回村上任的2011年,鲁家村还是安吉“脏、乱、穷”的代表:村集体年收入不足两万元。全县187个行政村卫生检查,鲁家村倒数第一。
因为没资源、没产业,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农田山林大都荒废了,“一些爱在田地里鼓捣的村民,就在村里养猪、养鸡,想叫朋友来投资,但他们进村看看摇摇头就走了。”朱仁斌说。
改变始于对环境的整治。朱仁斌带着村“两委”班子马不停蹄,在村里分发垃圾桶,为每个村民小组聘任保洁员,安排妇女队长监督,垃圾处理、河道保洁等措施也纷纷落地。
美丽经济自此开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朱仁斌说服村“两委”班子,把打造“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确立为鲁家村未来发展的思路,并出资300万元邀请设计单位,设计规划鲁家村发展的蓝图。
在此后,鲁家村引入旅游公司,共同组建经营公司,原本荒废的农田和低丘缓坡则开出了18个以蔬菜、果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还修建了一条4.5公里长的铁轨进行串联。
朱仁斌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为了实现村民利益的最大化和各个农场之间的良性竞争,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他们采用“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的一整套经营乡村的“鲁家模式”,实现共同经营和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至今鲁家村已吸引了20亿元社会资本,村集体收入去年达到333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万元。而规划面积55.9平方公里的“田园鲁家”,在去年7月被公布为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
朱仁斌说,检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最终标准,是让农民笑起来。但自己最高兴的,还是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
据悉,目前鲁家村已有3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了村里,其中就包括130多名年轻人。
29岁的柏文是第一个回到村里就业的大学生,在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他,2014年辞职回到村里,先是做起了聘用村干部,后又承包了村里流转的50多亩土地,办起了家庭农场,从事食用菌和灵芝种植。杭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楼健,就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实习,“毕业后,打算留在村里工作了”。
“青创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春节过后,翻土、整地、清理、开沟……34岁的安挺一直在他的“青创农场”忙碌着。
安挺的“青创农场”在安吉笔架山高新产业技术园,40亩的土地种了覆盆子,“可以做中药,也可以鲜食”。对于前景,安挺信心满满。
为帮助有志从事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动员更多优秀青年回乡发展,去年,浙江团组织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企业等倾力推出、打造“青创农场”。
“主要面向的是刚起步的农创青年。”团浙江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青年农业创业孵化基地,“青创农场”通过共青团主导、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运作方式,将得到场地、技术、政策、金融和渠道等多方面的服务支持。
据悉,仅宁波各级团组织参与建设的10家“青创农场”、27家基层园区基地,就投入建设资金近2.7亿元,种植面积4600多亩。
去年,宁波“青创农场”的销售额达到1.9亿元。“更重要的,吸引了185名青年返乡创业,安排了700多名青年就业。”团宁波市委书记钱雪华说。(记者董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