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晚报

教育协同发展 京津名校添分号

2018-03-20 16:31:20 来源: 北京晚报

  教育协同发展 京津名校添分号

  两地校区学生“同读一本书”

中关村第三小学的老师们走进雄安校区,观摩社团训练。中关村第三小学 供图

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校区和雄安校区的学生手拉手结对子。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供图

  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首个项目日前启动实施,北京四所学校雄安校区挂牌成立。基础教育资源共享、中小学名校落户河北的同时,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举措不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今年首批招生,当地学生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职教资源,学校还将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学生助力脱贫。

  四所名校挂牌

  “希望能赶上雄安的好学校”

  3月1日,北京市援助雄安新区办学项目启动仪式在雄安新区容城小学举行,标志着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首个项目启动实施。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7年8月,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从雄安新区最迫切需求入手,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发展,提高新区对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的吸引力、承载力。其中,北京援助四所学校办学项目就是重要内容。

  通过近半年沟通协商,此次启动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别与雄安新区雄县幼儿园、雄县第二小学、容城小学、安新二中开展教育援助办学,支持援助学校提升办学质量。

  北京学校援助办学,无疑将给当地学校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我是雄县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心情无比激动与兴奋,肩上的责任也感觉很重。(幼儿园)正式更名为北京留意幼儿院雄安院区。希望雄安的教育越来越好。”雄安新区雄县幼儿园的老师说。

  优质教育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让新区人民更有获得感。“孩子才一周岁,希望能赶上雄安的好学校。因为雄安新区,都没有把户口落到河北小学片区的房子上。”年轻的父母不用为将来孩子上学发愁了,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董女士的儿子在安新二中读书,她给孩子鼓劲儿:“以后就是幸运的北京八十中雄安分校学生了,和雄安一起加油!”

  阅读书目共享 “同读一本书”

  新校区正式挂牌之后,北京的四所学校派遣团队再次来到这里调研。

  3月6日,北京六一幼儿院派遣骨干力量来到六一雄安院区,听取了雄安分院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双方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初步拟定下一步援建计划。

  3月7日,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带着学校管理团队,调研雄安校区课程与学生、教师队伍现状。他们走进课堂听语文、数学公开课,这里的课堂有点不一样,班里的孩子多,有些班甚至超过了80人;下午观摩学校的社团训练,虽然已经有了合唱、航模、乒乓球、剪纸等社团,但是由于场地和师资的问题,参与的学生人数受到限制,将来在学生社团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促进雄安校区的发展与提升?刘可钦表示,三小主校区将与雄安校区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实行一体化管理,立足雄安校区已取得的成绩与区域特色,让这里成为一个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精神的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未来双方学校将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培训、孩子们成长平台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对接和合作。朝阳实验小学北京校区的阅读书目已经在雄安校区实现了共享,让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从“同读一本书”开始。

  3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校区艺术社团的部分学生来到雄安,与雄安校区的学生“手拉手”“结对子”。雄安校区还聘请了幸福校区7位专家老师和1位爱心家长分别担任学校的艺术指导专家和校外辅导员。陈立华表示,学校始终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发展,不断提升艺术素质教育。“这次聘请的专家都是北京校区的专家,今后北京校区的老师也要走进雄安校区,雄安校区将与北京校区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职业院校落地河北

  优先招收贫困学生助力脱贫

  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已经开工建设,同时对承德技师学院3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此外还在雄安新区建立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分校,在河北省建立天津职业大学分校、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院。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位于承德市高新区砖瓦窑村,占地450亩,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先期规模在校生5000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是天津在承德市对口支援建设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设置了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20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首批招生300余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承德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天津职业教育资源,学校还将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学生,助力精准脱贫。”

  “今年,天津要进一步加大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深化京津冀高等教育同城化试点工作,建立三地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通互认机制,加强京津冀高校创新联盟建设,建立三地中小学协同共进机制。”谈到今年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工作,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表示,将携手京冀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确保各项交流合作协议落地见效。

  互联网+推动资源共享

  打造没有教室的课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三地教育部门也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合作,借助“互联网+”,三地正实现着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合作协同发展联动机制。

  天津市教研室建立了历史、语文和音乐三个“京津冀中学网络学习社区”。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二学生陈昊预习《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社区发起了“讨论话题”:京津冀地区有哪些与詹天佑有关的元素?这个问题立即吸引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部分师生加入讨论,帮她寻找答案。“我很喜欢在这个社区里与大家讨论历史问题。特别是与那些来自北京、河北的学生们,她们会告诉我当地的历史故事,而我也会给大家讲述天津的风土人情。”陈昊说。

  天津梅江中学历史学科组长李方接受天津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样一个面向京津冀三地师生开放的网络学习社区,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学习平台。

  北京“数字学校”云课堂向天津和河北开放,京津冀三地中小学生可以共享北京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唐山市率先接入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系统,全市1470所中小学,1.2万名教师及教研人员拥有登录账号,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北京数字学校先后多次来唐山开展培训活动。

  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高兵认为,公办教育资源和民办教育培训产业,优质资源集中在京津地区,“互联网+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教育资源大面积覆盖京津冀区域,让普通学校共享优质教学内容。京津冀“互联网+教育”怎么做?基础教育,依托现有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北京数字学校”,不断吸纳天津、河北地区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数字学校内容,三地共同协商建立京津冀教师教研培训网,推进三地教师资源互联互通;高等教育,依托慕课共享京津冀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三地高校在资源建设上分工合作,形成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平台。(赵晓路)

责任编辑: 王晓雨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14129833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