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雄安一座粮站勾起的时代记忆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2018年伊始,“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在雄安新区启动,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乡土文化调查登记和传承活动,那些承载着新区百姓集体记忆的乡土文化将被一一建档“存根”。
粮站,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在容城县大河镇,提到张市粮站几乎人尽皆知。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保存完好,张市粮站已被列为此次专项行动的普查和保护对象。日前,在容城县粮食局副局长刘国占的带领下,记者到此进行实地探访,一片片砖瓦在目、一件件往事入耳,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又互助奉献的年代。
一座粮站50年风雨路
高耸的大门、红色的牌匾、矗立的粮仓、“宁流千滴汗 不坏一粒粮”的标语……虽然张市粮站已被弃用十余年,可记者眼前所见的这些景象,仍在显露着它过去曾有过的风采。
“所有粮仓共能容纳530万斤粮食,如果利用上仓外的空地,能容纳下七八百万斤呢!”与记者并行在空地上,刘国占边指着两旁的粮仓边介绍,张市粮站建于1952年,第二年投入使用,有各类建筑物14栋,是当时容城县第二大粮站。
未曾经历缺粮少米年代的人们,很难想象粮站在过去的艰苦岁月中所起到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粮食供给问题至关重要。当时,粮食余缺主要靠集市贸易调节,赶上自然灾害和夏粮减产,一些不法私商粮贩囤积居奇,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张市粮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建的。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张市粮站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1953年至1978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大河、晾马台两乡镇(当时为人民公社)以村生产队为单位,向粮站交售统购统销粮;1985年至1997年,国家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和议购议销,两乡镇农民以散户为单位,向粮站交售“爱国粮”;1998年至2004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2004年6月,张市粮站进行改制,停止经营。
历经50多年风雨,张市粮站是大河镇和容城县时代变迁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坏粮和安全事故,多次被上级授予“粮食供应”“粮食购销”先进单位,为容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市粮站。陈安阳摄
“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
张市粮站,不仅见证了我国粮食供给从短缺到充足的过程,也见证了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拧成一股绳的时代精神。对于大河、晾马台两乡镇农民积极交售“爱国粮”的情景,已经在粮食系统工作30多年的刘国占至今记忆犹新。
“每过麦秋,上级下达征购任务,张市粮站的门里门外就集结了很多拉粮食的车辆,拖拉机、马车、排子车在公路边排起长龙,多时排出的队伍近一里地。”刘国占回忆,农民售粮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交售“爱国粮”,有的农民宁可自己吃不好,也要把最好的粮食交给集体和国家。
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粮站院内,检验员、过磅员、结算员各就各位。检验员头戴草帽,手拿扦样器插进卖粮口袋,抓过几粒小麦放在嘴里嚼嚼,定等、作价、结算,一气呵成。收购场地内,扇车、清杂机、输送机鸣鸣作响,将干净的粮食装入粮库。
那是一个互助奉献的时代。粮站为交粮农民搭设凉棚、设立饮水处和准备防暑药品等以防群众中暑。在收粮的日子里,粮站职工常常加班加点,从早晨6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在收购之余,粮站职工还经常帮助粮食检验不合格的农民翻晒、整理粮食直到粮食检验合格入库,尽量减少售粮农民的负担。
往事历历在目,刘国占感慨万千:“在那时的农民们看来,交粮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责无旁贷,正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是属于粮站那个时代的精神。”
张市粮站内保留下来的标语。陈安阳摄
记住身边无声的坐标
乡愁是什么?在诗人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在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乡愁是妈妈做的番茄炒蛋;而对那些始终生活在故土的人们来说,乡愁是永远陪伴身边的无声的坐标。
2004年后,受政策、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张市粮站已不适于开展粮食收储经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后虽然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但一直有职工进行看护,因而原始风貌得以完整保留。
2018年1月开始,雄安新区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把与老百姓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为普查和保护对象,分门别类建档“存根”。在专项行动中,张市粮站被列为普查和保护对象。
对此,刘国占感到十分激动和欣慰。在他看来,张市粮站作为大河镇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容城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大河、晾马台两乡镇33个村和一代代农民及粮食工作者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努力的证明。
“张市粮站是我们记住乡愁、回味过去的符号。”刘国占希望能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张市粮站进行有效保护,绝不损坏粮站的一砖一瓦,并将容城县纯朴民风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白云翻滚,草木滋长,时间总是呼啸而过。但砖石无言,只会默默地经历雪雨风霜。对于大河镇村民来说,他们期盼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能随时推开粮站的大门,走在青石砖路上,轻轻拂过斑驳的墙壁。在他们眼前浮现的,是农民们坐在谷堆边喝茶聊天,诉说着一年收成的场景。那是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幸福。